中中说11 | 中中校友会青年团:中友会是中中人的后盾与底气

中中校友会青年团成立至今约4年时间,但成立初期由于不幸碰上疫情节骨眼,导致许多活动及计划被迫叫停。因此到今年疫情出现缓和,标准作业(SOP)逐步放宽才正式开始有一些会议和工作的进程。作为中友会新生代的中青团,延续了中中校友会母会对于华教的精神与热忱,致力于打造一个可以帮助中中人未来发展规划及升学指导的管道及平台。

此次采访了中中校友会青年团四位代表,分别是中青团团长陈伟政(现为母会副秘书长)、第一副团长陈明(现为团长兼母会副会长)、第二副团长张职程(现为母会副财政)、以及中友会福利组主任陈武祥。

中中说10 | 刘纯强:黄昏时候的树影,无论怎么长,总是和根连在一起的

在中中校友会辗转担任过秘书长、教育主任和财政主任的刘纯强,从1989年开始至今,已经在中友会待了33年。他坦言,在中友会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认为这是一群很好的朋友在一起共事,更是具有同样的文化及教育背景的校友们在为华文教育、为母校的发展和壮大而愿意付出和贡献的平台,大家的氛围就像“黄昏时候的树影”,因为无论怎么长,总是和根连在一起的。

中中说9 | 张光福:我只是内心深感对华教的使命感

作为中华中学校友会秘书长的张光福先生,自高三毕业80年代加入中中校友会至今已历经30余年,多年的岁月浸泡在中友会的他表示,一直以来是作为中中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自己去关心及参与到华文教育事业,这种浓厚的情感和原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愈显深刻。

中中说8 | 翁岳春:我一生人都在为华文教育而奋斗

40余年的付出,大半生的努力,只为华教能长久地发展得繁荣似花团锦簇的前程。如今,他作为中中校友会劳苦功高的副会长,兢兢业业地在中中校友会里辅助会长处理事务,从未在贡献方面差人一等。回想起初加入中中校友会青涩的自己,翁岳春也腼腆地笑了。

中中说7 | 朱聪泽: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就是一个“责任”

朱聪泽先生自幼便经常活跃于校园社团,更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古晋中华第一中学的时候朱聪泽先生就担任了红新月会领导一职,后来也参与福建公会组织,一直到今天所参与到的社团两只手指都难以数清。朱聪泽先生在1987年因着机缘巧合加入到了中中校友会担任社团理事,时至今日担任财政一职已然过去36年的岁月。

中中说6 | 陈日枝:留学生的保送开路者——中中校友会

从1985年开始就在中中校友会的拿督陈日枝,从当初普通理事一直成长到副会长的职务,至今已经37年了。他一路以来见证了中友会的成长、遇到的困境、见证了辉煌……为华教、为中友会服务了近半生的他,为一、三、四中筹得的款项不计其数,自己更是以身作则资助无数华教建学,可对他而言更重要的是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以延续下去的新生代华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