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说3 | 许庆喜:改变生活要从教育开始

(许庆喜) (许庆喜)

中中皆是一家

现担任古晋中华中学校友会副会长兼保送主任的许庆喜先生,从80年代起便活跃于各大华人社团,67年的人生大部分的时间皆奉献给华文与教育。谈及是什么契机让其加入中中校友会并且呆了将近50年的时间,许庆喜坦言,年少时家境贫困,倘若不是学校资助的半费助学金,自己不可能能够在一中完成自己的六年学业,这份恩情,一定要报。

“我们中友会的理事会关系十分和谐,从来没有所谓的勾心斗角、利益纠纷,因为我们都秉持着一致的初衷,那就是华教与文化。”

许庆喜告诉我们,在中中校友会的所有会员的目的都只是为了搞好组织、帮助母校,都希望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整个华教及中华文化的传承,竭尽全力去回馈社会、振兴母校,毫无个人私心。在校时母校是他们的壁垒,毕业后中友会是母校的后盾,在中友会,中中不分一三四,中中人皆是一家。

保送工作流程

许庆喜提到在中中校友会的保送工作的历史渊源便是从20年前,由中友会组成的北京访问团到访北京后,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从中协助后至今签署了6间中国大学,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的著名学府,这些大学中友会成员都是自费到校进行考察后签订的,只为独中生铺平求学之路。中中毕业生在通过中友会来进行留学申请的一切流程是完全无任何收费,让独中生都有留学深造的机会。

活到老学到老

许庆喜在中学毕业后因为条件不允许,便暂时放弃了一直以来写作的爱好,当过记者、推销员、广告学徒的他,在1977年创立广告社,便经营至今。在毕业了27年后,许庆喜依旧没有放弃求学的梦想,以远程上课的方式完成了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大学执行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当时的许庆喜在生意上遭遇瓶颈,后硕士学位毕业后许庆喜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意的经营模式,才得以突破现况。许庆喜称年龄并不是一个问题,学问真的能改变一生。

(许庆喜大约1974年在前锋日报当记者时访问来晋的尤雅小姐)

中中校友会在2018年与中国西安西北大学联合筹办传播中华文化研修班,开放给校友及在校老师来参与。该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去进行,以史无前例的低价去帮助更多老师有机会可以继续深造进修,提升自身文化水平。许庆喜也是其中一员,其更在2021年提交硕士论文后顺利毕业。不仅如此,后在机缘巧合下许庆喜更到中国广州的暨南大学去进修书画兼修高研班课程,两个月飞到中国一次,就这么持续了两年直至课程结束,许庆喜对学习的热爱与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我今年虽然已经67岁了,但我仍然觉得学的东西不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年龄并不是一个问题,无论到几岁,我都会持续的学习下去。”

影响毕生的人

“我这个人没有追过星,但我这一生人最佩服、最尊敬的,就是丹斯里黄文彬先生,他是我的偶像,无人可取代。”

在谈及丹斯里黄文彬先生时,许庆喜立即流露出崇拜的目光,掩饰不住的敬佩与欣赏。许庆喜提到,丹斯里黄文彬先生一直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他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的为人处事、格局气魄能与他匹敌。之前在福建公会有矛盾的发生,丹斯里黄文彬先生当时作为福建公会会长,完全不需要亲自出马调节,但他却完全没有任何架子,公正客观地从中缓解。丹斯里黄文彬先生的离世让许庆喜倍感遗憾,但他深信丹斯里黄文彬先生的毕生贡献定能流芳百世,丹斯里黄文彬先生是所有华族同胞的骄傲。

许庆喜在采访最后表示,在中友会的那么多年真的受益匪浅,更对自己的人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很感激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许庆喜表示自己想对无法返回中国实体上课的毕业生说:“如今的疫情虽然限制了留学的道路,但却不能阻碍求学的步伐,学无止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

(许庆喜)

 

实习生:刘怀霜 田雅文

Last modified onMonday, 04 April 20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