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说6 | 陈日枝:留学生的保送开路者——中中校友会
- 登载于 集团动态2022
从1985年开始就在中中校友会的拿督陈日枝,从当初普通理事一直成长到副会长的职务,至今已经37年了。他一路以来见证了中友会的成长、遇到的困境、见证了辉煌……为华教、为中友会服务了近半生的他,为一、三、四中筹得的款项不计其数,自己更是以身作则资助无数华教建学,可对他而言更重要的是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以延续下去的新生代华教精神。
先锋队、开路者——中中校友会开辟的保送道路
采访时,拿督陈日枝十分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当初中友会为砂拉越华人学子升学中国的机会作出了许多努力和奋斗,更是让大家必须时刻铭记中友会不仅仅是砂拉越华教新里程碑的缔造者,更是全马来西亚首个华人社团开拓留学中国道路的先锋队、开路者。
当时,他眼看着所有受华文教育成长的学子只能通过留学台湾的保送制度到台湾大学学习,不仅毫无留学中国的渠道,可供选择的中华文化留学资源也是少之又少。于是,中友会于2000年组团前去访问北京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并向当时接待的侨办提议由中友会来为留华生做保送单位。经过多方努力,中中校友会在2002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的保送单位,正式开启了保送到中国升学深造的先河,而之后接受本会为保送单位的大学还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广州暨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以及福建泉州华侨大学。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是中中校友会中众理事努力的成果,可在当时的环境下,不难想象远赴北京高级学府进行考察的艰辛,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及学子们能有更多的升学管道。
“现在觉得很欣慰的是,大家越来越重视到中国留学的保送制度,可绝对不能忘记的是中中校友会所开辟的先河以及所做出的努力,这是一段不可忘记和抹去的历史。”拿督陈日枝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
属于中友会的和谐友好氛围
拿督陈日枝一生致力于华人教育的建设,而相比起其他华社组织,中中校友会于他而言是特别的。中友会具有难能可贵的精神素质,在组织里大家分工合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分你我共为母校贡献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传承的。
受到中华文化精髓的影响,饮水思源的素养从小就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一个华人的心中,这当然也包括了拿督陈日枝本人。即使在古晋一、三、四中都已不需要再筹款的情况下,他依旧利用其在建筑方面的专长致力于帮助学校的建设,誓将中中校友“回馈母校,中中一家”的初衷贯彻到底。
对拿督陈日枝而言,中中校友会就是一个凝聚所有中中校友力量,共同回馈母校,为母校做贡献,协助推动华文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和平台,所以自己在中友会里义务工作的这37年内从未后悔过。
在提到丹斯里黄文彬的时候,拿督陈日枝向我们透露说丹斯里黄文彬是一位值得所有华人、华社、华校尊敬的伟人。在与他共事的这么多年来,拿督陈日枝见证了他对华文教育作出的所有贡献,更惊叹于他对中马建交的巨大功绩。在拿督陈日枝的描述中,丹斯里黄文彬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建立友好邦交的事件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中校董会主席的他,甚至利用与当时首相马哈迪·默哈莫友好的私人关系,促进了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及第三中学技职楼以及古晋中华小学第六校的兴建。遥想在过去政治敏感的时代,拿督陈日枝坦言:“要新建一所华小,是一件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丹斯里黄文彬却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关系,为华教做到了。”
中友会的现状及未来该何去何从?
经历过最辉煌的岁月,踏过最艰辛的路,中中校友会一路走来并非一条平坦之路。相比起回忆过去艰苦的奋战岁月,拿督陈日枝对中中校友会未来的定位问题表现出更大的关心和苦恼。
由于时代的发展,古晋一、三、四中也已经随着趋势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校友会,过去中中校友会为母校各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也有许多被取代了,而这则反映了背后巨大的问题——中友会该何去何从?中友会的定位是否应该改变?它在古晋华文教育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能提供什么价值?又会带来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也将引发中友会内部对未来的思考和对方向的决策。
的确,这些问题可能会衍生出更多尖锐的问题,比如中友会是否还能延续下去?答案是必然的,就目前来说,中友会不仅是提供独中生保送中国留学的重要渠道,在中中联合举办的活动中,同样扮演着统筹的角色。对此,拿督陈日枝表示,只要领导者引领得当,拥有宽容和包容之心,就能实现中友会辅助为主的职责协助。就比如中中校友会就曾经与古晋中华第三中学校友会联合修建三中礼堂而合作,也为中国驻古晋领事馆赞助古晋中华第四中学二十四节令鼓牵针引线;与一、三、四中校友会联合举办“817中中万人宴”等,而在这些联合合作中体现的是各方融洽、和谐的氛围,更是共同为了华文教育而贡献的共赢精神。
期待新生代为中友会带来的价值升华
谈到最后,拿督陈日枝一脸感慨地告诉我们,自己在中中校友会已经快40年了,也决定要在今年正式卸下副会长一职,将重要的职位让位予新血液,让他们发挥属于后浪的价值。
虽然对于中友会老将们的离开和卸任,身为中中人的我们也深感不舍,可针对于此,拿督陈日枝明确地表示,“如果我一直站在这里,就没有人可以上得来。”充分体现了他作为长辈、前辈、先锋者广阔的胸襟和对后生满满的期望。
“我们老一辈的也该是时候退下来了。我相信,只要是人就必定有其价值,更能带来无穷的贡献。而这些年轻人,必定可以带领着中友会走向下一个巅峰,走向新一个时代。
这,不仅仅是拿督陈日枝决定卸任后语重心长的感言,更是对中中校友会中新鲜血液们最大的期望和认可。
实习生:田雅文 刘怀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