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说9 | 张光福:我只是内心深感对华教的使命感
- 登载于 集团动态2022
作为中华中学校友会秘书长的张光福先生,自高三毕业80年代加入中中校友会至今已历经30余年,多年的岁月浸泡在中友会的他表示,一直以来是作为中中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自己去关心及参与到华文教育事业,这种浓厚的情感和原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愈显深刻。
张光福先生表示是田承海前辈带自己加入到这个大家庭,就是这么一个契机,一路走来、无怨无悔。张光福先生提到自己现如今作为秘书长在中中校友会的主要职责在于负责一些开会及对外交流及联络的工作,中友会举办的一些活动自己也会积极参与其中。
中友会打开世界大门,搭建马中桥梁的先驱
张光福提到在七八十年代的时期,去中国留学几乎是天方夜谭,除了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未开放国门,另一方面也因为完全没有渠道可以从中协调。中友会作为汇集了古晋几所独立中学校友的华教组织,在很早之前便发现了中国未来对世界的影响力,加上独中生对中国的情感素来较为浓厚,因此便开始计划协助独中毕业生前往中国留学,至此开启了中友会的保送之路。
中中校友会与新中国同年成立,作为马来西亚第一所保送中国的留学机构,是为搭建马中桥梁的先驱。张光福先生提到了自己有幸参与到2000年中友会组织的北京访问团到访中国的旅程,更坦言这是促进马中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是华文教育一项重大的突破。
(中友会六十九周年庆典)
一个可以凝聚中中人的地方
张光福先生自毕业以来更是热衷于华文教育事业,作为华小的校董,自己也一直秉持着作为独中人的信念,无视阻碍、不断前行。中友会作为汇集了四所独立中学老校友的地方,是一个极具凝聚力、向心力且极度和谐的组织,大家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未来华人子弟的出路与发展。
张光福先生说中友会里面的所有人都对自己有深刻的影响,每个人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专长,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为了中中,也为了华人学子。无论是中友会的老会长老领导,都具备了绝佳的领导能力,带动了团队的积极影响。张光福也提到了拿督黄国辉会长一家将毕生奉献于华文教育,全心全意、尽心尽力的为华教付出心血,这种精神及毅力着实难能可贵。
牢记历史,珍惜当下
“作为华校生,对华教的关心必不可少,我们要保持热忱,民族教育理应代代传承。”
在西北西安大学与中中校友会联办的中华文化硕士班,张光福先生更是积极带头参加,他提到其实自己一直都热爱写作、享受读书,但以前并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他的硕士论文选题中他选择从多方位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历程做了一个研究,那一本厚实的纸张一页页的都是在漫长的200年内,我们的华教前辈和华人社团努力的成果,这些都并非从天而降。张光福先生提到大家都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先辈们对华文教育的付出与辛劳,不可以被大家所遗忘,更不可以被岁月侵蚀。
对于那些因为疫情没办法返校上课的学生,张光福先生表示如今局势难以掌控,大家只能各司其职,完成好各自的本分工作,相信在疫情缓和之际中国将会逐步开放,到时候就可以再次重返学校,享受美好的校园时光了。
(张光福)
实习生:刘怀霜 田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