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常便秘恐引发大肠憩室 优先改善便秘防粪石阻塞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60多岁刘先生,平时工作忙碌,饮食习惯上较少蔬菜水果,常有便秘的情形,在偶然健检中经大肠镜检查,虽没有大肠息肉或大肠肿瘤,但发现数个大肠憩室。近期因反覆腹痛、腹胀求诊,检查发现憩室发炎,详细询问得知,快过年了聚餐次数增多,饮食较以往油腻,蔬果摄取少,便秘的情况更加严重,给予药物治疗并建议调整饮食。

为什么会造成大肠憩室?书田诊所胃肠肝胆科主任医师康本初表示,大肠憩室是由于肠道中的压力过大,使得肠黏膜被挤到肠壁肌肉层外,造成大肠肠壁向外膨出而形成囊状突起物,憩室在整个消化道都可能发生,其中以大肠最常见。

康本初说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能有50%的人有大肠憩室,常见好发族群包括:

● 经常便秘者
● 肠道蠕动异常
● 纤维摄取量少
● 久坐
● BMI过高
● 有吸烟习惯

康本初指出,有大肠憩室者不一定会有明显症状,但当肠道的压力增加,憩室中卡有粪便,或是饮食习惯短时间大幅改变,就可能引起大肠憩室炎,而引起腹痛、压痛、便秘、腹泻、腹胀、发烧、发冷、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以腹痛为最常见之症状,疼痛位置通常直接和大肠憩室发炎位置相关,未及早治疗可能会引发肠道出血、溃疡、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不可不慎。

在治疗方面,康本初提到,当发现有憩室后,应避免便秘的发生,减低粪石卡在憩室中的机率,并且避免油腻的饮食,降低发炎机率。一旦发炎,症状较轻者,通常以抗生素治疗,并配合清淡饮食数日;但症状严重、憩室反覆发炎或是已有并发症者,就可能需要住院甚至手术。

康本初提醒,农历年前,尾牙聚餐活动多,年节期间饮食也较易放纵,不少人饮食会偏重大鱼大肉,较少纤维食物摄取,又可能缺乏运动,导致便秘情形,都会使大肠憩室炎的风险增加。自知已有大肠憩室者应更当留意,一旦发生大肠憩室炎,不但新年假期可能泡汤,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不可轻忽。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