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3招缓解中风后情绪障碍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中风后的68岁陈伯伯,在太太陪伴下到医院复健,治疗师跟陈伯伯打招呼,陈伯伯便克制不住大声啜泣,弄得一旁的太太十分尴尬,小声地跟治疗师说:“先生中风后,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很容易哭,连上次去参加喜宴,也哭得引人侧目,想请这是忧郁症吗?该怎么办呢?”
卫福部苗栗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心理师刘怡君指出,中风后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除了因肢体或生活功能减损引起情绪低落之外,还有很重要一项成因,是来自“大脑本身受损而直接造成的情绪障碍”。
刘怡君解释,因为脑神经损伤,会影响调控情绪的脑神经回路,或影响与情绪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运作,使得患者易受微小刺激就有强烈反应,加上对自身情绪难以觉察和调整,而出现不符合情境脉络的情绪表现,如:
● 在严肃场合发笑
● 开心时却哭泣
● 情绪变得淡漠、过度起伏
刘怡君说,这些情绪调节障碍容易造成人际误会,患者也会因此感到挫折,加上中风后伴随各种身体或认知上的后遗症,很容易恶化成忧郁症,并影响复健动机,使患者更难以适应中风后的生活。
当发现患者出现这种脑伤引起的情绪调节障碍时,刘怡君建议,照顾者不要把患者当下的反应,当作他真实的情绪状态,而可以主动地询问患者的感受,协助他表达真实的想法。
如果患者的认知功能减损较为严重,则建议用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安全情况下让患者单独冷静,周遭环境也尽量保持单纯,降低不必要刺激。若情绪障碍严重到影响生活时,建议可以寻求身心科或神经内科予以药物协助。
刘怡君提醒,若是中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复健或活动参与度降低、悲观想法,甚至出现自杀意念,则要警觉罹患忧郁症的可能,应尽快寻求医疗协助,透过服药能有效改善忧郁症状,也能透过临床心理师协助处理情绪问题。此时除鼓励患者持续复健外,再加上亲友或病友团体的陪伴与支持,一起面对难关,对中风患者有正面帮助。
刘怡君说,例如前述个案陈伯伯与太太在临床心理师的协助下,练习在情绪逐渐高涨、或不适当情绪反应发作时,透过改变当下的活动情境或身体姿势、专注呼吸或数数等方式,皆有缓解作用,也进一步与家人讨论适合陈伯伯的人际互动频率,避免过长的时间让患者疲惫,而降低了自我控制能力。
陈伯伯也逐渐发现,让他人理解自己有这种不自主的情绪后遗症,朋友相处上也都不再感到尴尬了。部苗复健科主任康耀文提醒,中风后的情绪调节障碍并不少见,在复健过程中,医师和治疗师也会透过调整训练方式、回馈患者复健进展来保持动机和信心。
(图提供/优活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