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肺癌初诊已晚期 AI技术快速精准揪病情
- 登载于 保健123
(健康医疗网/记者杨艾庭报导)肺癌堪称“新国病”,根据最新卫福部国健署癌症统计报告显示,肺癌第一次诊断为晚期比率将近七成,两年平均存活约15%,惟有早期筛检才有机会提高预后。中华民国放射线医学会理事、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陈震宇教授表示,现今科技越来越进步,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研发“肺癌临床智能决策辅助系统”,于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决策,透过导入AI技术,更快速且完整评估患者状况,有效提高诊断正确性,并精准治疗,提升存活率。
医界观点一致认为,肺癌在十大癌症中,发生率高居第三,五年致死率最高的也是肺癌。肺癌早期并无症状,且台湾约7成患者,第一次诊断时已“晚期”,陈震宇副校长说明,晚期的意义是不能开刀,只有早期才能开刀,因为晚期开刀并不会存活更久,因此需进行辅助疗法,例如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疗法及标靶治疗,若药物无法有效治疗,患者必须选择进行临床试验,尝试新药。
陈震宇副校长表示,“早期肺癌可能毫无症状,这是诊断的困境。”一般人健检时,会照胸部X光,但若是对于早期肺癌诊断率偏低,尤其是“毛玻璃状病变”,X光基本上看不到。另外,心脏与肋骨可能会挡住一部分肺脏病灶形成死角,但是胸部X光在健检仍然有其角色,可同时评估心脏大小,肺感染等。
因此,现今肺癌筛检,大多使用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速度极快,约十秒钟可扫描完毕且无死角,跳脱传统症状学限制、如医师听诊及胸部X光的困境。然而,陈震宇副校长表示,由于肺部LDCT检查将会产生约300多张约1毫米厚的影像,跟头发一样细,大量影像相当考验医师眼力,因为肺脏有许多血管,呈现许多小点,有时会误判成结节,产生假阳性,使病人后续做不必要检查。
肺癌必须早筛,应使用最有效率的诊断工具,以及提高诊断正确性,避免假阳性。对此,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发展“肺癌临床智能决策辅助系统”,于几秒钟内从300多张影像中,精准揪出结节位置,同时亦以3D立体的方式,描绘结节边缘。陈震宇副校长指出,“使用放射组学(radiomics)技术,原先影像呈现的结节可以被撷取出成千上万点的资讯,再加上系统已经有4-5千例肺癌病人分析影像做组学比对,可进行AI机器学习训练,以自动判断患者肺节结是否为恶性。”
陈震宇副校长进一步表示,近期研发的软体,甚至可判定影像所观察到的肿瘤是否有致癌基因突变。末期患者不能开刀,通常先寻求化疗或标靶药物,让肿瘤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开刀,有机会延长寿命。尤其标靶药物,需先将癌组织进行肿瘤基因分析,找出基因变异,大多数患者中,最常见为“EGFR基因突变”,找出EGFR突变非常重要,因为有较多可以选择的药物进行“精准治疗”。而LDCT导入AI技术,有七成五的机会揪出基因突变;良性或恶性为八成;九成可逮到肺癌位置。
AI也可帮助医师评估患者后续的追踪,陈震宇副校长表示,结节可能会出现癌变,而每一个结节大小不同,根据美国放射学院提出Lung Rads指引,将结节大小进行分数评估,若为2分,绝大多数是良性,一年追踪一次即可,若进展为4,可能要每三个月追踪一次或进行切片检查。但对医师而言,除了要有好眼力,医师也无从预测是否该肿瘤是否为EGFR基因突变型。另一方面,每个医师对Lung Rads 了解不同,可能造成不同的建议追踪期程,尤其分数判断非常复杂不易评估,对此,北医所研发的AI软体,可自动计算Lung Rads分数,提升效率与精准度。
陈震宇副校长表示,“肺癌临床智能决策辅助系统”可协助临床医病进行治疗决策,其实北医AI不只运用于LDCT,另外可透过上千笔资料大数据、基因库等,预测患者存活率,甚至可透过大数据预测肺癌脑转移机率,再使用脑部MRI检查,让患者及早获得适切药物抑制脑转移。
然而,未来AI会不会取代医生呢?陈震宇副校长说明,“AI也会犯错,可能会诊断得太超过,让病人做不该做的检查,因此最后决策仍是临床医师与病人讨论,所以AI绝对不会取代医生,它是用以提供资讯参考或有根据性的提醒,提升诊断水平、增加效率,导入AI技术,可相当地改善、加速与促进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