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门户损坏引发致命危机 瓣膜问题怎么解?

心脏门户损坏引发致命危机 瓣膜问题怎么解?

(健康医疗网/记者黄心莹报导)人体的心脏虽然只有拳头尺寸,但每分每秒都努力的将血液打出送至全身,其内四个瓣膜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使血流以正确方向通行,一旦出现松弛或狭窄等问题,可能会导致血液逆流、循环不顺,进而引发致命危机,而其中最常出现问题的便是二尖瓣膜及主动脉瓣膜。振兴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医师兼医学影音室主任陈怡诚表示,瓣膜手术的选择有三大类:传统开胸、小伤口微创与经导管手术,传统开胸手术虽然伤口较大,但同时也拥有成功率高的优点;小伤口疤痕较小具有美观的优点,相对风险较高,对医师的技术要求也更高,而经导管手术则适合年纪大、心脏功能差、肺功能不佳的手术高风险患者。

轻中度的二尖瓣膜问题患者,大部分以药物治疗为主,若是中重度患者建议考虑手术治疗。陈主任表示,手术目的是预防心脏功能下降,坦言“国际上目前针对功能性退化的二尖瓣膜,仍是以修补为主流。”因瓣膜出问题导致心脏负担逐渐加大,心肌弹性随之疲乏,在演变为心脏衰竭之前就应尽快以手术治疗处理。

他进一步解释,事实上95%以上的二尖瓣膜闭锁不全都可以用修补手术治疗,持久度甚至比置换瓣膜更好,但修补手术的关键在于医师的经验与技术纯熟度;若是瓣膜狭窄或钙化,则通常会以置换新瓣膜为主。瓣膜置换手术中,传统开胸手术成功率较高,不过这种“大刀”对身体负担较大、术后复原较慢,也可考虑不锯开胸骨的小伤口手术,不过这两种方式都需要让心脏停跳,使用体外循环机,对于年长者、心脏功能差或曾开胸的病人风险会较高。

近年来出现的经导管手术方式,陈怡诚主任分享,目前经导管直接置换二尖瓣膜技术尚未成熟,仅有“二尖瓣夹合术”治疗闭锁不全,“将大漏变为小漏,再搭配药物改善症状”;或是曾置换过的人工二尖瓣膜功能失效,可再经导管放入新瓣膜的“瓣中瓣”手术。

而针对主动脉瓣膜手术,心脏血管外科医师李永在表示,与二尖瓣膜不同,主动脉经导管瓣膜置换术(TAVI)已经成为世界趋势,不过并非所有医院都有跨科别团队可执行,仍有许多医院以传统手术为优先。李永在医师分析,无论何种手术方式,都必须经过跨科别的团队做全方位评估,包含全身血管结构、年龄、慢性病史、生活方式等。

“只有最不适合的手术方式,没有最正确的,手术方式都是经过明确告知、沟通后所做的选择。”李永在医师表示,年纪才是绝对关键,因此经导管手术对于75岁以上的患者才真正有恢复快、不用二次开刀的优势。

置换瓣膜的选择分为机械瓣膜及生物瓣膜(猪瓣膜/牛心包膜)两种,李医师说明,病人选择依据也以年龄为关键,如65岁以上患者会建议植入生物瓣膜,因为生物瓣膜有一定寿命,平均8至15年需要更换,但不用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会有更好的生活品质。但对于65岁以下患者来说,有更高机率必须面对第二、三次手术,因此年轻人则建议使用机械瓣膜,会有更好的耐用性,但也必须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来避免中风。

陈怡诚主任提醒,生物瓣膜虽不用终生服用抗凝血药物,但仍必须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维持良好的生活型态来维持瓣膜品质,若不忌口、不运动,可能会缩短瓣膜寿命,并非换了新瓣膜便一劳永逸。建议瓣膜手术患者术后除了定时用药、饮食均衡,也要适度运动维持心肺功能,例如每天散步30分钟。而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三高患者,建议必须好好控制三高数值,避免心血管问题恶化,甚至导致心脏衰竭。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07 June 2022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