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急重症风险比流感高2倍:1招自测高风险群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10月恐迎流感高峰!依据疾病管制署最新统计,流感疫情连续9周呈上升趋势,单周就诊人次破15万。医师指出,往年流感通常在12月才进入流行期,但今年却提早在9月就报到,新冠疫情也可能在秋冬再度流行,2025年10月起开打公费“左流右新”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呼吁长者、慢性病患等高风险族群,尽早施打疫苗提升保护力。
疾管署统计,2025年第40周(9月28日~10月4日)类流感门、急诊就诊计15万251人次,较前一周上升13.5%。疾管署副署长曾淑慧表示,10月起开打公费“左流右新”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疫苗打气较往年旺盛。
曾淑慧说明,统计截至10月7日为止,流感疫苗接种数为20万5245剂,2025年累计接种数127万3,028剂,为去年同期累计接种数(73万503剂)1.7倍。新冠疫苗接种数则约5万2826剂,2025年累计接种数35万5,540剂,为去年同期累计接种数(18万9,670剂)的1.9倍。
曾淑慧指出,目前台湾流感疫情持续升温,但高峰时期仍待观察;新冠肺炎疫情虽维持低点,但邻近国家如日本、韩国与美国等国,已陆续出现上升趋势。提醒民众只要符合公费疫苗接种资格,应尽早施打疫苗,至少提前两周接种,才能获得完整保护力。
曾淑慧提醒,目前新冠疫苗打气虽较流感疫苗来得淡,但感染新冠后急重症风险比流感更高,呼吁高风险民众仍要接种疫苗。10月连假众多,提醒民众无论是否出国,务必做好自我防护,以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
疾管署急性传染病组组长杨靖慧表示,相较其他先进国家,台湾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仍偏低,许多民众因担心副作用而迟迟不施打。但通报资料显示,新冠与流感疫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新冠疫苗更是全球施打量最高的疫苗之一,其安全性已有充分的科学数据支持,民众可安心接种。
台湾家庭医学医学会预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员会教授吴至行表示,感染新冠后发生急重症的风险比流感高出约2倍,且新冠病毒可能伤及多个器官,导致长期后遗症。国外研究显示,全球约36%的患者在康复后3个月内仍持续出现咳嗽、疲倦、脑雾等长新冠症状,且通常持续至少2个月,影响日常生活。
吴至行强调,民众常常只打流感疫苗,却迟迟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流感和新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尤其是高风险族群,感染后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肺炎等并发症,所以两种疫苗都不能少,务必都要完整接种。”
台湾家庭医学医学会理事长黄振国表示,受免疫负债影响,流感高风提早在10月报到,但无论流感或新冠,都不是一般的小感冒。根据疾管署统计,今年65岁以上重症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死亡,且近9成都未接种疫苗,显示预防接种仍是防范重症与死亡的最有效防线。
身为“左流右新”疫苗卫教大使的艺人陈美凤表示,身边的经纪人先前相继感染流感新冠疫苗,康复后仍有咳嗽、胸闷、味觉丧失等长期后遗症,身体状况也变差;自己也因拍戏频繁进出剧组,规定自己一定要戴口罩。因此呼吁民众尽快施打流感及新冠疫苗。
至于一般人该如何自我检测是否为新冠肺炎高风险群?为协助民众评估自身风险,吴至行提供台湾家庭医学医学会开发的“成人新冠风险自我评估工具”,只需30秒即可判断是否属于高风险族群,并及早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