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伤口用生理食盐水清洁 出现3征兆恐严重感染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糖尿病友脚上有小伤口,竟险恶化截肢!50岁的汪先生工作时不慎割伤左小腿,因忽略伤口照护,几天后出现溃疡,直到红肿扩散并伴随发烧、畏寒才就医,确诊为糖尿病足并发坏死性筋膜炎。医师提醒,皮肤破损应先以生理食盐水清洁,涂抹抗生素药膏后再覆盖纱布保护;若发现分泌物增加、颜色混浊,可能是感染警讯,应尽快就医治疗。

所幸,汪先生经马偕医院急诊医学部与整形外科即时处置,并启动伤口照护中心采用跨团队照护流程,历经数次手术、下肢动脉介入、高压氧治疗与再生型敷料等治疗,终于保住左脚免除截肢。

马偕医院伤口照护中心主任、整形外科资深主治医师尤杰铭表示,皮肤表面即使是小伤口,若未能妥善治疗,都可能有感染恶化或引发败血症。尤其是糖尿病、洗肾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血液循环不良、免疫力较低,一旦感染不仅愈合缓慢,发炎也容易迅速扩散。

尤杰铭说明:“皮肤破损时应第一时间以生理食盐水清洁,涂抹抗生素药膏后再以纱布覆盖,保持伤口乾净,并持续观察愈合情形,若红、肿、热、痛等症状在2~3天内未见改善,或伤口分泌物增多、颜色混浊、产生异味,甚至出现水泡、伤口扩大、周围皮肤变色等情况,皆可能是感染徵兆。”

尤杰铭指出,若伤口愈合状况不佳,并伴随发烧、畏寒、倦怠等全身症状,则可能已出现严重感染,务必及早就医评估,以免延误治疗,进一步使伤口恶化,恐引发蜂窝性组织炎、截肢、败血症等风险。

尤杰铭提到,根据马偕医院伤口照护中心统计显示,若由跨科团队来进行整合治疗,患者1年内死亡率由12.5%降至5.6%,高位截肢率也从17%降至6.8%,显示早期介入与系统化照护能显著改善预后,提升治疗成效。

马偕医院总院长张文瀚表示,急诊外伤病人虽属于较为重大的创伤个案,在专业的医护处理下,仍需要对伤口后续的观察与仔细的照护。他提醒,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以及行动不便、年长者等高风险族群,平时就应注意皮肤状况,特别是脚部是否有破皮、水泡或压疮等,提早预防、提早介入,能大幅降低感染、截肢等风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22 October 2025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