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超过80公分恐有心血管风险 医教1招 “拥抱妈妈” 简易测量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家医科医师提醒,成年女性应注意产后和更年期等两大“易肥胖时期”,若腰围标准若超过80公分就是肥胖,腰围反映内脏脂肪多寡,过多将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研究也显示,女性腰围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风险将上升3.4%。建议民众可用1招“拥抱妈妈”多了解母亲的腰围是否有超标。

台湾肥胖医学会理事长、中国附医社区暨家庭医学部主任林文元表示,腰围是内脏脂肪的警示器,腰围太粗代表内脏脂肪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研究指出,女性腰围每多10公分,心血管风险就升高3.4%。

林文元指出:“以一位160公分成人来说,从后方双手绕过妈妈腰部,交叠握住手肘时,环抱内径约为身高的一半,即为80公分,正好是成年女性的腰围标准。”民众日常不妨透过“拥抱”了解妈妈是否有肥胖问题,并及时介入关心,可进一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

根据国健署统计,台湾成年女性腰围超标率高达52.9%,45~64岁为59%,64~74岁更高至75%。林文元提醒,产后与更年期是女性最容易发胖的两大阶段:

● 产后肥胖:近8成女性生产后1年体重仍无法恢复,加上未哺乳、荷尔蒙改变,更易囤积脂肪。
● 更年期肥胖:则因女性雌激素下降、运动少、饮食不当,导致平均体重增加约3.4公斤、腰围多了5.7公分,心血管疾病也随之增加。

成大医院家庭医学部主任吴至行表示,肥胖本身就是慢性病,更与200多种疾病相关,本身也是慢性病,不只需要控制,更需要治疗。近年来已有充足的临床数据,证实减重对于心血管的效益,当肥胖者减去原体重的5%即可改善健康,减去15%可降低如心血管死亡、心衰竭风险等。

吴至行进一步解释,然而仅靠运动、节食与意志力,很难减重成功,尤其对于关节负担大、脂肪肝或压力大的人来说,往往力不从心,这时候使用减重药物辅助会更有效。目前台湾共有4种合法且符合减重适应症的辅助药物,部分药物更能同时降低心血管风险。

吴至行说明,目前台湾的合法减重药,包括:每日口服排油药、抑制食欲的药物,以及每日与每周1次的针剂肠泌素。他说:“其中每周1次的针剂,不仅可减重15%以上,还能降低20%的心血管重大事件风险,成为兼具瘦身与护心的新选择。”林文元也表示,这类药物可帮助医师更有效地帮助病患,同时解决过去药物与糖尿病患者“抢药”的窘境。

林文元补充,过往减重药物选择不多,也不具降低心血管风险效益,甚至存在额外健康风险,每周一次的针剂兼顾减重及心血管保护,对于患者来说在日常用药上也更加便利,对于害怕每天打针吃药者,更能缩短药物适应期,有利于结合药物治疗与生活型态介入进行长期管理。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13 May 2025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