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赛里木湖因何变得热闹? “骑马的时候要从左边上”“不要站在马后面。”赛里木湖畔,每当有游客想来马场体验骑马、拍照,36岁的阿衣达别克·比热依都会热心提醒。 13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来兴安盟读懂籽籽同心的温暖!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乡野间,有一种温暖在悄然流淌。这里的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乡亲们一起学政策、种大棚、剪窗花、扫街道、聊家常的日常。 12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黄土地上红绸飞 且听锣鼓震天响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这段出自散文名篇《安塞腰鼓》中的文字,是中国国家级非遗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刘延河百读不厌的经典。在他看来,即使没有身处其中,澎湃鼓点也能穿透纸背直击心灵。 12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清远英德:乡村运营模式上新 推动 “闲” 资产变 “活” 资本 近年来,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辖区的英德市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紧抓“人、地、钱”关键环节,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新模式,推动“闲”资产变“活”资本,不断拓宽农村和农民增收渠道,乡村产业不断得到蓬勃发展。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英州大地徐徐展开。 11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这座四川小城用一味中药做成 “甜蜜大业” 中药的苦味,似乎是刻在大众认知里的味觉记忆。但在四川内江东兴区,却有一种名为天冬的中药材,以其独特的“甜”,撑起了一方“甜蜜大业”。 10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吉林都市新 “夜” 态:夜幕下运动成潮流 20时许,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迎来客流高峰。几百名登山爱好者手持荧光棒,头戴照明设备,向山顶攀去。灯光闪烁不绝,宛如一条向山顶延伸的发光绸带。 10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中外食客扎堆的全聚德 如何让鸭香跨越了三个世纪 烤炉内,果木噼啪作响,一只只枣红色的烤鸭在师傅的长杆下缓缓转动,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在全聚德,这炉火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见证了自晚清、民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三个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中国食鸭文化的精髓。 08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书法家陈正义:卓尔不群书爨韵 9月7日,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云南昆明举办。主办方特邀书法家陈正义在《爨宝子碑》旁挥毫写下大会主题“致胜利 话复兴 谋大同”。他的爨体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结体茂密,沉毅雄拔。 08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一个夏尔巴家庭的影像记忆 日喀则市定结县的陈塘镇,是中国境内夏尔巴人的主要聚居区,70岁的石达普芝老人总喜欢在阳光正好的午后,坐在阳台上,慢慢翻看一本已经泛黄的家庭相册。相册里,那些拍摄于不同年代的照片,串联起了一个家庭60年的岁月变化。 07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浙北小蜗牛 “爬” 出共富链撬动西餐市场 “这款产品肉质肥厚、汤汁丰富,和搭配的土豆泥拌在一起吃味道最好。”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某蜗牛养殖基地内,57岁的沈福良手持餐叉,向参观者介绍法式焗蜗牛的最佳吃法。 07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漳州棉花画:指尖上的东方立体国画 “漳州棉花画远看似画,近看似雕,曾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立体国画’。”年逾七旬的郭美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漳州棉花画结缘已50载。日前,她受访表示,经传承和创新,漳州棉花画再次收获海内外消费者喜爱,增添她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06 1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