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安吉! 竹浪翻涌,茶香漫山,溪涧叮咚,云卷云舒。这里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长三角的“绿色明珠”,“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先后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首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获得县。这里的每一片叶都藏着生态的密码,每一寸土地都写着发展的故事。人这一辈子,总要赴一场安吉之约。在绿水青山里,读懂人与自然最温柔的对话。 14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探寻北京 “城之源”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燕山南麓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时期遗址,也是目前国内发掘时间最长、发掘规模最大、发掘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 13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晋江朝东楼:“最美烂尾楼” 背后的家国情怀 今年暑假,侨乡福建晋江的梧林传统村落游人如织。一栋外形独特的西式洋楼格外显眼,这座有着精致外观却内部“毛坯”的朝东楼,被当地人称作“最美烂尾楼”。 13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鬼吹灯》里的 “昆仑神宫” 找到了? 6月,夏格旺堆终于抽出一天时间,前往拉萨河的上游。这一趟是受老同事——西藏第一代考古学者、如今已经80多岁的更堆之托,老先生一直惦念着,37年前,他在那一带的山谷,看到过一处疑似史前文明的遗址。在当地文旅部门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夏格旺堆跑遍了山谷的上下左右,遗址没找着,倒是顺道去探望了一下切卡日墓地的露天石碑。 11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核雕技艺 “周派” 创始人周春毅:盈寸之间求突破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仍是安静、安定的。”在情绪都要“中暑”的高温天里,走进苏州舟山核雕村,去感受“匠人”,夙兴夜寐,雕刻时光,或许更有意义。 11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中国最美童画之乡” 特写:一支画笔绘就乡村新风景 清晨,阳光洒满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洛东村,年近七旬的钱荣夫站在村口的七彩桥边,不禁发出感叹,“以前这里都是农田,如今变成了孩子们的艺术乐园,真是不敢想象!” 10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郑晓龙:让观众产生信任感 细节最重要 前段时间,著名导演郑晓龙出现在了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清晰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要做老百姓爱看的戏。 10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古今交融尽显魅力 老街新景再绽 “繁花” 当晨光掠过天后宫前28米高的朱漆帆杆时,古文化街正悄悄苏醒,准备迎接八方来客。这条被天津人称作“津门故里”青石长巷,宛如一部687米长的活态史书,既镌刻着运河漕运的千年回响,又跳动着现代城市的鲜活脉搏,成为解读天津历史文化的最佳注脚。 09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这些年轻人为何爱上观鸟 观鸟,正成为当下一些年轻人拥抱自然的新选择。对他们而言,观鸟不仅缘于对羽翼生灵的好奇,更是在快节奏的都市里打开感官、与自然建立联结的独特方式。他们借助观鸟探索城市生态、感知生命律动,在其中寻得心灵栖息之所,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将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人。 09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传统艺术怎样进行当代演绎?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前馆长吴秀华以往不论是在策展,还是在教学中,一直颇为重视传统艺术的当代演绎。这样的理念源于她在英国牛津大学求学时的所见所感——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差异,不断拓宽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近日,吴秀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中西文化互动、古今对话是传统艺术延续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08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天幕下的穹庐:蒙古包承载游牧人心之所安 清晨的内蒙古乌兰毛都草原,薄雾还笼罩着滴着露珠的嫩草,牧场主穆仁和伙伴们就开始搭建蒙古包,为旅游旺季扩容房间。“今天我们要搭建一个直径5米的蒙古包。这是草原上可以拆走的房子,也是游牧民族流传千百年的文化。” 08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布上青花” 染出浙江村镇新风貌 暑期,江南水乡迎旅游旺季。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西栅景区,草木本色染坊经营者李娟芬推开木门,一抹蓝瞬间跃入视野。晒场内,高悬的蓝印花布直流而下、随风摇摆,已吸引来第一波早起的游客。 07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探 “方圆” 绝代双塔 观丝路文化交融 在新疆喀什市城区外荒漠中的莫尔寺遗址现场,矗立着一高一矮、一圆一方两个高大的“土墩子”惹人注目。今年,莫尔寺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搭乘火车的人们途经此处,总不免透过车窗搜寻绝代双塔的身影。 07 10,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