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锔瓷匠人巧手再造 令瑕品焕新出彩

“下钻要稳,这不仅是修复,更是延续器物的生命。”在云南昆明瑞鼎轩锔匠坊,58岁的付忠华悉心指导来自西安的14岁男孩侯苏喆。看到将一枚枚小锔钉嵌入瓷杯锔孔,原本破碎的杯子修复后变得更美观,侯苏喆称要用心学习并传承好历经数千年的锔瓷技艺。

以时光之笔勾勒西藏美丽幸福画卷

七月的仲夏,青藏高原凉暖相宜。拉萨河两岸,绿树随微风轻摆。

从拉萨的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到山南的哲古风电场,从述说石榴籽般团结情的曲苏大院,到传承唐卡艺术的夏扎大院……西藏美丽幸福的画卷,徐徐展开。

贵州侗寨梯田民宿迎世界客

盛夏的午后,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寨梯田里,26岁侗族青年吴贵阳裤腿高卷进入稻田,紧随其后的七八个城市孩子背着竹篓兴奋下水。吴贵阳眼疾手快,从浑水中擒住一条活蹦乱跳的稻花鱼,一个男孩跟着学,猛地扑腾却抓了个空,泥点溅成花脸,惹得众人捧腹大笑。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桐庐!

晨光漫过富春江时,青年设计师指尖的鼠标划过民宿改造图纸;身后百年石拱桥上,快递小哥的无人机闪烁着信号灯。这幅山水与科技交织的画面,正是建县1800周年的桐庐向年轻人发出的邀请函。

千里烩面香:一碗热汤里的驰援与牵挂

雨停后,北京怀柔区琉璃庙镇的清晨,阳光直射大地。临时搭起的灶台边,泥水早已被晒得收了浆,露出斑驳的泥土和坑洼的沙地。赵占胜的红色衬衫早被蒸汽熏得透湿,他将提前准备好的面一抻,两指往中间一卡,面剂子就成了宽宽的条,再手腕一抖,面条“嗖”地飞进滚着浓汤的大铁锅。

在河西走廊见证民族交融的千年印记

晨光里的武威白塔寺,白色的塔身泛着温润的光,飞鸟掠过塔尖时的翅声,反而让这片塔林更显寂然肃穆。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车队穿行其中,在武威这座千年古城,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藏地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