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差小心眼睛雾茫茫 医揭糖尿病造成2大眼病变恐失明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56岁张先生是一名企业主管,因工作需要经常应酬,长期面临高压工作环境,加上饮食不规律,使得他在40岁时就被诊断得了第2型糖尿病,虽然这10几年间持续在内科接受血糖控制治疗,但是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近几个月来逐渐感觉到双眼视力变得模糊,尤其在夜间开车时畏光情况特别明显,有时甚至无法看清路面,觉得非常困扰。

张先生虽然曾尝试到眼镜行重新验配眼镜,但配镜后视力并未得到改善,在家人建议下决定到仁爱长庚合作医院眼科医师何明芝的门诊寻求诊治。医师经详细检查后发现,张先生的水晶体已出现混浊,确诊罹患白内障。张先生术后视力逐渐恢复清晰,解决了夜间驾驶时畏光问题,重拾以往的自信和安全感。

何明芝表示,白内障通常被认为是老年人才会罹患的疾病,事实上,糖尿病和白内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长期高血糖会影响眼内组织的代谢,导致水晶体的结构变质和雾化,造成白内障。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更容易引发水晶体混浊的情况,因此,糖尿病病人发生白内障的年龄往往比非糖尿病病人的年龄还要早。

何明芝说明,白内障对视力造成的影响是逐渐进展的,透过手术的方式大多数病人的视力都可以得到改善。白内障手术原理是将已经变质的水晶体清除,植入人工水晶体,使光线能够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恢复视力。

在医师建议下,张先生接受微创超音波乳化手术,只需要极小的切口就可将混浊的水晶体分解并吸除,再植入人工水晶体。何明芝指出,此术式的优点是切口小、术后伤口愈合较快、手术时间短,也比较不容易发生如传统手术中的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何明芝提醒,除了白内障外,糖尿病病人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危险群,由于长期高血糖可能损害视网膜中的微小血管,导致渗出、出血,视力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有失明的可能性。建议糖尿病病人,应每年至少接受1次眼科检查,及早发现视网膜病变的徵兆,并在需要时进行治疗,如雷射或药物注射等,以减少视力损害的风险。

何明芝强调,张先生重拾清晰视力,重新感受到视觉鲜明和生活便利,显示糖尿病病人虽然面临更高的风险,但只要定期追踪检查和积极治疗,仍然能够维持良好的视觉健康。此外,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任何眼科手术前,必须特别注意血糖控制,确保在稳定血糖状态下接受手术,可减少术中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复原。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