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直尿床怎么办? 医揭4原因导致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就读国小3年级的小伟是一位注意力不集中的过动儿,服用药物控制后可正常在校上课及参加团体活动。因为小伟从小就会尿床,最近想参加学校外宿旅行要和同学住同一间房,深怕被同学发现会尿床而不敢报名,就医经问诊后确定尿床原因是夜间尿量过多,给予药物治疗及膀胱训练,逐渐解决尿床问题。

仁爱长庚医院泌尿科医师王大民表示,尿床绝不是洗洗棉被和床单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小朋友会因此感到自卑焦虑,对其人格及社交发展都可能有产生负面的影响。根据统计,5岁小朋友约有15%仍会尿床,台湾流行病学研究发现,9岁小朋友约4.2%会有尿床的情形出现。

为什么小朋友会尿床呢?王大民指出,一般来说可用4种原因解释:

● 脑神经系统的唤醒中枢发育延迟:小朋友的脑干唤醒中枢,在熟睡时无法感受到膀胱胀尿时的神经传导而苏醒,导致尿床。
● 膀胱发育尚未成熟:因为膀胱发育尚未成熟,在夜间出现类似膀胱过度敏感的不正常收缩。
● 夜间尿量过多:肾脏于夜间接受“抗利尿激素”的刺激会自动浓缩尿液,以减少尿液产生。尿床的小朋友是因为在夜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较少,结果产生大量尿液而尿床。
● 生理疾病:有器官上的疾病而造成尿床。

王大民进一步说明,目前尿床治疗可归纳为药物治疗、行为修正治疗等2种主要方式,如果并用的话效果会更好:

● 药物治疗
● 抗副交感神经剂:主要作用是增加膀胱的有效容积,以及消除无法抑制的膀胱收缩,不过其疗效大概有40%成功率。
● 抗利尿激素的类似药物:是目前较常用也是安全的口服制剂药物,作用皆可持续7~9小时,其治愈率达70%左右,能够改善尿床病情,一般需继续使用3~6个月,而且停药时采取渐进方式,可减少停药后的复发率。
● 行为修正治疗
● 膀胱训练
● 支持性治疗
● 条件反射训练治疗

王大民提到,当了解小朋友尿床的可能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之后,其实可以透过药物训练和治疗来帮助改善。例如上述个案经医师问诊,并做2周排尿日志纪录及适度检查,确认是因尿量过多而导致经常尿床,依据病况给予适度药物治疗和膀胱训练,逐渐解决这个恼人问题。

王大民强调,小朋友尿床仅有少部分患者可自然痊愈,大部分则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行为修正治疗。只要能够早期给予小朋友最适当的治疗方式,相信就可以帮助常常受到尿床困扰的他们渡过这一段尴尬时期。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18 March 2025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