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揭 “心脏房室传导阻断” 喘又累:1主因最常见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32岁魏小姐有高血压,每天都花费2~3小时做瑜加运动,血压在规则服药下控制良好。最近1个月在家中量测血压时,心跳每分钟只有40~50次,而且做瑜珈时容易感到喘和疲劳,有时候甚至会头晕,就医经心电图检查后,医师诊断魏小姐是罹心脏房室传导阻断,住院安装左束支传导心律调节器后,心房和心室传导恢复正常传导。魏小姐在休养几周后,再度从事热爱的瑜珈运动。

收治个案的仁爱长庚医院心脏内科医师刘浩天表示,一般人的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正常的心脏节律自“窦房结”发出电流之后,透过“房室结”往心室传导电流而产生心跳,所以每个心房讯号都会产生1个心室讯号。

“当房室结因为药物、退化或心肌梗塞等原因造成传导功能减弱时,就无法将每个心房讯号都传导到心室。如果2个心房讯号只能传导1个心室讯号,就是2:1房室传导阻断。”刘浩天说明,房室传导阻断会造成病人心搏过慢,甚至活动耐受力下降,使得平常游刃有余的活动也变得气喘吁吁。

刘浩天指出,房室传导阻断的病人大部分是因年纪而导致心脏传导系统退化所造成,有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衰竭、心肌病变或曾接受心脏手术都是高危险族群。有些药物(如乙型阻断剂、钙离子阻断剂、抗心律不整药物等)、电解质不平衡或甲状腺疾病等,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的房室传导阻断发生。

刘浩天进一步解释,2:1房室传导阻断大多可由心电图就确认诊断,但有些病人因心房P波和心室T波重叠,需仔细分析才能确诊。除了药物、电解质不平衡、甲状腺疾病可在停药或治疗相关疾病后恢复,其他病人大多需要藉由「心律调节器」的帮助,才能恢复心脏正常跳动。

刘浩天指出,心律调节器是治疗房室传导阻断的工具,传统心律调节器的心室导线安装在右心室内,较容易发生心脏衰竭和心房颤动,新型左束支传导心律调节器能恢复心脏传导功能,可使心脏同步收缩,降低未来发生心脏衰竭风险。

刘浩天提到,目前已有新型左束支传导心律调节器,利用特殊设计长导鞘,将心室导线安装在“左束支传导线路”上,将电脉冲透过心脏本身传导线路传递电讯号,达到心脏同步收缩,降低心脏衰竭和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刘浩天说,除了少数肥厚性心肌病变、双侧锁骨下静脉阻塞的病人,绝大多数“病窦症候群”和“房室传导阻断”病人都可装置。在装置后约1~2周内伤口可愈合,应注意伤口照护防止感染,1个月内要避免上臂过大的活动,以免尚未稳固的导线因拉扯而脱落。

刘浩天呼吁,凡是心搏过缓(每分钟小于60次心跳)的民众,都应该接受心电图检查确认是否有房室传导阻断的情形。如果合并晕厥、头晕、疲倦、运动耐受性下降等症状,更应提早就医,及早治疗。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11 March 2025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