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龋齿新治疗选择:活髓治疗成功率达9.5成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40岁林先生全口有多颗深度蛀牙,原在诊所就医,先以暂时填补物填补,仍感疼痛不已,于是至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门诊就医,医师诊疗后发现他不仅齿质崩落,且右下第一大臼齿也因蛀牙过大过深,可能已侵犯牙髓腔,经采取活髓治疗,并持续追踪1年后,牙齿神经活性正常无异状,牙齿日常功能恢复良好,已能尽情享受美食。
收治个案的新竹台大分院牙科部医师吴崇玮表示,以往病人牙齿有深度龋齿或外伤,导致牙髓暴露于口腔环境中,为避免后续感染,通常建议病人进行根管治疗,俗称抽神经、掏神经,根管治疗的目的在于移除“牙髓内因细菌感染、发炎坏死的组织”,达到移除感染源和清创的效果,得以保存牙齿。
吴崇玮说明,但蛀牙后经根管治疗的牙齿,常因没有神经,会失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后续常因再次龋齿、没有及时处理而需拔除该牙。有研究显示,这类牙齿因失去血管供应而变得丧失水份,若未受正当保护容易咬裂。
吴崇玮指出,当恒牙有深度龋齿或外伤,导致非常靠近牙髓组织,或已侵犯到牙髓腔使牙髓组织外露时,在移除发炎的牙髓组织后,可施行“活髓治疗”藉由特定医材,达到帮助受创的牙髓恢复健康、促进牙本质生成、减少进行根管治疗的目的,是用来保护和维持牙髓活性与功能的新解方。
吴崇玮进一步解释,活髓治疗的术式种类,依移除牙髓组织的数量与深度,由浅而深可分为4类:
● 直接覆髓法:只移除一点点牙髓组织。
● 部份冠髓切除术:移除牙冠处牙髓腔内部分牙髓组织。
● 冠髓切除术:完整移除牙髓腔内牙髓组织。
● 部份牙髓摘除术:除移除牙髓腔内的牙髓外,更深入移除根管内部分牙髓组织。
而活髓治疗的临床步骤依序为:
1. 剩余牙髓活性诊断:治疗前检查提供目前可能的牙髓型态,让牙医师订定初步治疗计画。
2. 隔离患齿:使用橡皮障将需要治疗的牙齿有效隔离,避免伤口与口水接触,造成细菌感染。
3. 病灶移除:运用显微镜移除深部龋齿,以及感染发炎之牙髓组织,进行冲洗消毒,并再次确认牙髓状态。
4. 材料覆盖: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覆盖于牙髓或根管上方,保护牙髓组织、降低发炎机率。
5. 补缀复形:立刻或短时间内,在牙齿上制作正式的假牙或填补物,例如:树脂填补、牙套、嵌体等,目的在提供牙齿正常功能性、避免口腔内细菌侵入已处理位置造成活髓治疗失败。
吴崇玮指出,如上述患者情况接受活髓治疗,医师先为其施打局部麻药,再以橡皮障隔离该牙齿后,进行龋齿移除,并透过显微镜发现有局部牙髓组织暴露问题,进一步使用“直接覆髓法”,以矽酸钙基底材料进行覆盖,最后以树脂填补,经半年持续追踪,并制作假牙??复物,使得牙齿日常功能恢复良好。
吴崇玮提到,经国内外临床研究,活髓治疗的成功率大约80~95%,是根管治疗之外的新治疗选择。此外,病人年龄、牙根发育情形与治疗配合度、蛀牙位置、牙髓腔大小、细菌感染程度、移除蛀牙后牙髓组织露出的范围大小、剩余牙髓量等多重因素,都会影响此术式成功与否,建议患者治疗前先与牙医师充分讨论。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