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不是 “等死” 医亲解安宁疗护迷思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当医疗措施以治愈为目的,仍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这时安宁疗护就是最适合病人的处方。透过疼痛控制、舒适护理等方式,直到生命自然结束。只是,许多人将安宁简化为“等死”,使家属不愿接受、也难以向病人开口,形成医病之间沟通的鸿沟,甚至可能因后续医疗处置不符家属期待,进而导致医疗争议。
药害救济基金会邀请长年从事安宁疗护的卫福部屏东医院家医科医师许礼安,破除大众常见对安宁疗护的迷思,以及进入安宁疗护时,医病之间该如何妥善沟通。
许多人认为“安宁疗护”,就是医疗端什么都不做,让病人等著死亡。事实上,安宁疗护是全民健保给付的医疗方式,顾名思义是透过医疗和护理,让疾病已不能治好的末期病人,在死亡之前可以减少痛苦,而且有生活品质的活到最后。
安宁疗护在医疗的重点是“症状控制”,当中又以“疼痛控制”为优先。许礼安形容,一般人光是牙痛就感觉要人命,何况末期病人身上难解的疼痛,如果没有做好疼痛控制,让病人痛到吃不下、睡不著,连安安静静面对死亡都不可得。
安宁疗护在护理的重点是“舒适护理”,包括:翻身、摆位、移位、洗头洗澡、口腔护理、美足护理、美手护理等,这些作为都是要让病人感到舒服,让末期病人有机会好好交代后事、完成心愿、了结心事。因此安宁疗护其实是积极促进末期病人“安乐活”、在生命到尽头时“自然死”。
许多人对于死亡议题的态度隐晦,临床上常见到家属排斥安宁疗护,却又在病人面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苦时,出现提倡安乐死的声音。许礼安分析两者大不同:
“安宁疗护”,目的是为病人缓解痛处
“安乐死”,目的则是因为痛苦就让病人以加工的方式缩短生命
许礼安说:“不想办法解除末期病人的痛苦,却直接解决他的生命,这样的做法岂不荒谬?也失去了医疗存在的意义。”
家属常误以为,只要不讲,病人或许就会以为自己没病。但许礼安表示,末期病人顶多不知道诊断名称,但一定知道自己在生病;他强调,提供末期病人正确的资讯,对方才会有正确的自主决定,提出确切可行的心愿。
许礼安举例说明:“当病人误以为自己会好,他会说:‘等我好了,我要去环游世界。’这是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知道自己已经不会好,他可能要求‘带我去老家或母校走走。’这才是真实可完成的心愿。”
安宁疗护也常被解读为放弃救治,许礼安说明,其实正确的意涵应该是“预立医疗决定”。医疗人员不会因为病人签署意愿书后,在还有救的情形却见死不救,这个意愿书是避免末期病人在疾病无法治好、生命救不回来时,因为家属不舍而迫使医疗人员硬要急救,或是靠维生机器延长病人的痛苦,这叫作“见死乱救”。
预立医疗决定最好是病人清醒时能自主决定,临床上家属往往担心医师对病人讲出“癌症”和“末期”会过度刺激病人,其实不讲出这2个关键词,也可以透过描述疾病的处理方式,让病人表达意愿。
许礼安举例:一位7、80岁的阿公已经肺癌末期,医师跟他说:“阿公,你现在肺部有点问题,但是没办法动手术,可能有些症状会让你不舒服,我开药让你比较舒服过日子喔!”结果阿公立刻回应说:“活到70几岁也够了,我不想最后全身插著管子,那很拖磨!”可见阿公其实心理有所准备。
许礼安强调,若医师对病人说:“已经没办法治好。”请病人和家属不要当场发脾气,毕竟在医疗现场,更多的是被家属要求不能告知病人真相的医师。
他建议,病人和家属可以这样对医师说:“请帮我们会诊安宁专科医师,我们想要讨论后续的照顾计画。”如果病人还在住院中,可以先进行“安宁共同照护”;需要继续住院,就可以安排转入“安宁病房”;如果病况还算稳定,就可出院回家接受“安宁居家疗护”服务。
安宁病房的定位是“中途休息站”,而不是“终点站”。临床上许多末期病人想赶快出院,以完成心愿或是想待在家比较舒服,但家属往往抗拒病人出院,因为担心病人一回家就会死亡。事实上对末期病人来说,讲求的并非不死,而是如何在活著时感到舒适、自然走向死亡。
恐惧死亡是生物本能,然而并非不谈死亡,人就不会死,许礼安建议,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路,为何不提早做准备?从健康时就可以跟家人讨论自己在末期的医疗决定,有充分时间预先做好沟通与理解,对比于毫无准备下的惊慌失措,更能让临床处理符合意愿并达到圆满。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