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糖尿病就该使用胰岛素治疗吗? 医用 “3大关键” 教你判断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新闻部/综合报导)糖友长期治疗糖尿病,虽然多种降糖口服药平常都在吃,但控糖效果还是不好怎么办?医师指出,若能釐清糖友用药担忧、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或替代慢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掌握胰岛素治疗3大关键时机,适时“让胰岛细胞休息”才是长期抗病的重要关键。
研究指出,胰岛细胞若因频繁产出胰岛素而过劳时,糖化血色素(HbA1c)每增加1%,心血管疾病风险就增18%。此外,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比例,也比常人高出3倍。在在显示若血糖控制不佳,共病比率与并发症风险更高。
台湾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20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关怀基金会董事长蔡世泽指出,目前治疗第2型糖尿病,以降糖口服药和胰岛素注射为主,但许多糖友认为胰岛素施打不便又怕打针,因此即使口服多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仍平均拖延逾10几年,且糖化血色素高过10%时,才愿意采用胰岛素治疗,所以疗效欠佳。
据统计,有近3成糖友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最大的原因不尽然是“恐针”,其实台湾糖友面临的担忧,已不同于以往:
1.认为还有其他方式治疗可用(29%):台大医院内科部代谢内分泌科临床教授医师李弘元提醒,糖友别误信治疗偏方,不仅治疗时间恐拖延3个月到半年,甚至造成血糖飙高、恶化更快速。
2.担心使用很麻烦/不方便(28%):以往糖友认为使用针具注射胰岛素,出门时不方便,又觉得打针怕痛很麻烦。李弘元指出,随著医疗器材技术工具进步,针头已更短更细,在施打过程中比起以往疼痛度大减,携带也已更方便。
3.担心引起洗肾、失明等其他并发症(22.6%):事实上,胰岛素是人体本来就会分泌的荷尔蒙。天然胰岛素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并紧急调控血糖,不仅不会伤害身体、增加肾脏功能负荷,更能保护肾脏,减少并发症风险;特别是孕妇控糖,更需要使用胰岛素,对肝肾安全无伤害。且可减轻胰脏分泌胰岛素负担,让胰脏休息,让糖友的日常生活品质提升。
“治疗糖尿病,其实胰岛细胞也需要休息!”李弘元说明,根据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所推出的糖尿病治疗指引,若单一降血糖口服药物无法达到治疗目标,医师会评估糖友是否应合并多种药物使用。但若合并3种以上降血糖口服药物仍无法达到控糖目标,这时就要考虑胰岛素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他提到,施打胰岛素的好处包括:可尽早恢复稳定的血糖、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减少胰岛细胞过度刺激与耗损。且治疗指引指出,越早使用胰岛素,控糖效果越易达标。
李弘元呼吁糖友,只要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就应该与主治医师讨论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
关键1:服用超过3种降血糖口服药物仍未达控糖目标(HbA1C高于7%)
关键2:经“初诊断”时,发现糖化血色素过高(HbA1C高于9%)
关键3:已明显出现“吃多、喝多、尿多”等高血糖症状,需尽早控制血糖时
蔡世泽也补充,若糖友们可在初诊为糖尿病时,就使用胰岛素治疗,并配合降低15%体重,更有机会可停用所有口服药,他说:“对于胰岛素治疗方式的认识,其实不仅限于老年人,年轻人也应特别留心,及早把血糖控制好,维持良好胰岛功能,才等得到往后更好的治疗方法。”
(图片提供:糖尿病关怀基金会)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