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黄体素 有效对抗子宫内膜异位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张桂榕/综合报导)根据统计,在台湾约有2~5%的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示有20~40万的女性受到此病的困扰。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是经痛、不孕和性交疼痛。因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巧克力囊肿有破裂的可能,在外力的撞击、性交、激烈运动等任何施予腹部压力的动作,都有可能造成囊肿破裂。当囊肿破裂会引起急性腹膜炎,需由专业妇产科医生做手术处理。
某位30岁的室内设计师,曾在4年前因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巧克力囊肿,而接受手术治疗,后来持续出现下腹部疼痛、解便不顺,甚至持续反覆发烧超过一个月,就医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卵巢长出5公分的巧克力囊肿,且合并骨盆腔发炎感染,引起持续疼痛及发烧症状。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妇产部吴佩如医师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以卵巢、子宫、骨盆腔及腹腔居多,引起经痛、骨盆腔疼痛、异常出血及不孕等相关症状。并非切除病灶,就能永绝后患,5年内高达5成以上的复发率!
针对较重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巧克力囊肿大于5公分以上患者,吴佩如医师指出,除了采用手术治疗减缓疼痛与恶化,更建议术后搭配长期的药物控制,不仅能加乘手术治疗效果,还能防止复发及二度手术伤害卵巢。
目前通过健保给付的新型口服黄体素,不仅能缓解疼痛,也较无以往药物的副作用,患者术后可以长期使用不需停药,保持每三个月一次定期追踪。根据日本研究显示,在早期复发阶段的病人,若以新型口服黄体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五年复发率降低至4%,为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带来重复手术之外的治疗新选择。
20岁以前的经痛为“原发性经痛”,在子宫发育完全之后会自动痊愈或改善,20岁以后的“续发性经痛”就可能造成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子宫内膜异位、卵巢肿瘤、骨盆腔发炎、骨盆腔充血或沾粘。
现代社会环境变迁、饮食西化及晚婚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年轻化之趋势,如果经痛时间变长或频率变高、性交疼痛或排便不正常等症状,就应提高警觉,并主动寻求妇产科医师诊断,以利及早发现及治疗。
(图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