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棋是香港人的共同回忆 将两代人连接相聚

70、80年代的飞行棋是纸盒装,棋子和骰子都是木制。 70、80年代的飞行棋是纸盒装,棋子和骰子都是木制。

飞行棋,一个香港人一定懂得玩、通常在小学时玩,但长大后却鲜有接触的棋类游戏,Board Game专栏作家郑立指,飞行棋很容易学会,以前或现在的小朋友都会玩,“是两代之间的共同记忆,我们可以透过飞行棋将不同世代连接起来。”

Board Game专栏作家郑立认为飞行棋玩法虽然简单,却是两代人之间的共同记忆。

飞行棋是我们小时候回忆的一部份

郑立,曾经当过教师。现在是生意人,也在不同媒体写专栏,其中一个是Board Game专栏,介绍不同的棋牌桌游,著有《今晚Board野夜唔夜》一书。他跟很多70、80年代的人一样,屋邨长大,小时候会跟朋友在公园玩,“会到公园玩一下掷手巾或麻鹰捉鸡仔;有段时间玩四驱车;偶尔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下棋,例如象棋和飞行棋。因为飞行棋玩法简单,可以二至四人一起玩,而且大家都明白规则,甚至可自己作规则,所以很多时会一起玩飞行棋。”郑立看着现今屋邨的公园已没有小朋友在玩,小朋友们都顾着玩手机,不禁感慨起来,“无论飞行棋多简陋也好,也是属于我们小时候回忆的一部份。”

郑立指出不同年代和不同社群的小朋友,玩飞行棋都有自己的不同规则,这反映出不同世代的价值观。

炒价木制飞行棋有味道

郑立小时候会自制玩具,很多时自制的材料都在文具店买,他觉得以前甚么都有的文具店就像百货公司,而他买飞行棋也是在文具店,靠省下每天饭钱来买,“当时飞行棋约五元(港币,下同)一副,一天储五毫子也要十天才买到。虽然现在看来,五元是很小的数目,但当年可以买到几串鱼蛋了。”郑立指一副飞行棋可以玩很久,虽然当年的很易损坏,但始终是自己有付出过而得来的东西,感觉价值是不同的,会比较珍惜。“我们小时候玩的飞行棋是纸盒装,棋和骰子却是木造的,都常用橡筋扎着纸盒,因很容易损坏。”郑立指现在仍保存得完好的旧版纸盒飞行棋已炒得很贵,因为都已绝版。网上售卖的粤华厂飞行棋约二百元一副,飞马厂的更贵一点,网上拍卖要三百元起,保存质素越好越昂贵。虽然昂贵,但郑立认为这种旧式飞行棋不同于现在胶制和磁石版的,他认为木制的棋和骰子,有一点瑕疵的,玩起来才有那种旧时的味道。

南山邨有一个大型的飞行棋棋盘,很多人都会来这里拍照,但没有小朋友在这里下棋。

飞行棋规则反映不同世代价值观

现在的小朋友可能不太喜欢守规则,不想有框框局限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想有自主权,所以未必喜欢下棋。郑立认为其实以前的小朋友也有自主能力,“飞行棋的规则‘三个六返大陆’应该大家都听过吧?大家都会认为这是飞行棋的正式规则,但这个其实是70、80年代的小朋友约定俗成的规则。其实飞行棋有很多规则不知是对是错,例如一架飞机撞上叠着的飞机时,到底是哪架飞机要返回基地呢?是叠着的回去?还是撞上的要回去?每个不同的社群会有不同的讲法,大概因为飞行棋说明书的规则写得不好,加上很多人没有说明书,于是就创作一些自己期望的玩法出来。其实飞行棋这东西,每个人都有不同睇法,这亦反映了不同世代的价值观的分别。正所谓‘兄弟爬山,各自修行’,最重要是不分化,玩的时候有共识,互相迁就。”

纸盒的飞行棋已绝版,所以保存完好的都成炒价,像这一盒粤华厂制的,就要卖200港币左右。

郑立认为飞行棋是少数人人都懂玩的桌游,可以成为两代人之间的共同记忆,“大家可能会觉得飞行棋比较幼稚,不过这亦代表了简单和易学。以前的小朋友很容易学会,现在的小朋友也会学玩,其实有否想过飞行棋可能是两代之间的共同记忆,我们可以透过飞行棋将不同世代连接起来,这样不觉得很有意思吗?”

郑立和街坊一起玩飞行棋,大家一齐话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