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禽莫如鸪 走兽莫如兔

惠清/报道

俗话说的好,“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药用补品。

从营养价值来看,兔肉有“荤中之素”的说法,不仅脂肪低,而且含钙高,是天然的补钙佳品。

兔肉矿物质含量也多,因而是孕妇、儿童的营养食品,但老人家说,孕妇千万别吃兔肉,不然生出来的小孩就会有兔唇,就这种说法,信不信由你。

让蠕动硕莪虫在嘴里“爆浆” 您感来挑战吗?

惠清/报道

硕莪虫(Ulat Sagu),有人当它是宝,见到它便垂涎三尺,不喜欢的人看了鸡皮疙瘩!

其实,硕莪虫是砂拉越原住民一道名气响当当的美食佳肴, 也是攝取营养蛋白质來源的食物之一。

“吃货”形容炸过的硕莪虫味道就像鸡肉丶虾米般鲜甜。也有原住民喜欢搭配酱油,辣椒,蒜末生吃!你,敢吃吗?

伦乐加汀山国家公园 莱佛士花盛开了!

惜惜/报道

素有世界最大花朵之称的莱佛士花,你见过了吗?

莱佛士花之所以特别,在于不是你想看就可以看得见,攀山涉水,历尽艰难,往往也未必能够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这种无根无茎的“神奇”植物,相信许多人都曾经风闻,惟要见到它还是得靠天时地利人和。

【海唇街系列 7】1941年的平安夜不平安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1941年的平安夜,日军占领了古晋,沦陷初期,老巴刹的杂货店还能如常的营业,售卖店里的存货,但因为货船停航,物资越来越短缺,尽管占领军实施米粮,包括火柴等日用品的配给制,但很快的,杂货店都因无货可卖,陷入了闭门休业的状态。

店家在那段黑暗岁月里,纷纷迁往海口区耕作,吴树钦一家人则依旧留守着空荡荡的店铺,为了糊口粮,他们只得到大伯公岭开芭种蕃薯、木薯和蔬菜。

三马拉汉达雅烟熏小屋 民族美食大汇集

莉琳/报道

三马拉汉达雅烟熏小屋(Rumah Asap Dayak Samarahan)是间充满肉香味的食坊,这里聚集了多种口味的熏肉、熏鱼、烤肉、酥炸三层肉、猪肉汉堡、竹筒鸡、猪内脏、香烤鸡翼等等美食。

距离古晋14公里的三马拉汉大道(靠近圣法兰斯教堂 St Francis Church)侧对面,三马拉汉达雅烟熏小屋全年无休,营业时间从下午3时开始至午夜12时,在周五、周六、周日营业至凌晨1时。

【海唇街系列 6】老潮州记忆里的百年海唇街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打从儿时就落户老巴刹,吴树钦在海唇街住了80多载,经历了老拉者王朝、日据、英殖民地的统治,以致后来通过合组大马而获得独立,亲身目睹了老街的种种变迁。

双层与三层楼店屋参半的海唇街,自开埠到20世纪90年代,一路来就只敞开底楼的店面做生意,而二、三楼不是店主家小的居所,便是拨给伙计们当宿舍,仅有少数被辟作办公室用途。

本南妇女巧手编制艺术品 从森林走出城市中热销

小城故事 莉琳 

砂拉越本南妇女亲手编织的民族艺术品热销。砂拉越本南族妇女巧手编织的手提袋,不但实用环保耐用,还能协助本南族妇女改善生活,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身边许多女性朋友均在面子书上大力推广砂拉越本南妇女手制手提袋,赞扬这类手工袋要比名牌包包实用得多。

【海唇街系列5】华人游神 老街险遭炮轰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玛格烈炮垒是在1878年破土兴建,并在翌年竣工,总共耗资8100元,主建筑是座楼高3层的方形堡垒,顶楼为了望台,在拉者朝代都有全天候的守卫站岗,且到了夜晚,每个钟头都会大声向附近的王宫报平安。

了望台内悬挂有一面大铜锣,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示警,堡垒的底层为办公室,楼上是宿舍,堡垒的左边为死囚牢房,炮垒上架着大炮,居高临下的对准着河面,随时准备炮轰沿用水路进犯的敌船。

以王妃玛格烈命名的这座炮垒,座落在砂拉越河对岸的一座小丘上,和老巴刹仅一水之隔,虽然是近邻,但很多老巴刹的旧居民,都对它的来历,与拉者和玛格烈间的爱恨情仇都不甚了解,反而是过去每晚8点钟,由此炮垒所发射的一响报时炮声,迄今尚深烙在老市民的脑海中。

【海唇街系列4】玛格烈堡的爱恨情仇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拉者查理士虽将老巴刹对岸山头新建的炮垒命名为“玛格烈”,但他与这位王妃的感情却很差,尤其是在晚年时,两人完全是处于分居的状态。

摊开布洛克王朝的野史,其实次任拉者查理士和妻子玛格烈间,是属于表舅与外甥女的关系,且最初他原本“奉命”追求玛格烈的母亲,但后来却转移目标引娶小他20多岁的外甥女,目的只是希望藉她年轻的肚皮传宗接代,为王室开枝散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