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海街篇2】 友海街消失的行业

【友海街篇2】 友海街消失的行业

曾有过数家传统的杂货店并立的友海街上,目前已看不到这般的场景。 曾有过数家传统的杂货店并立的友海街上,目前已看不到这般的场景。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友街道虽短但五脏俱全,以前关乎民生的各行各业,都可在友海街找着,然而现在这些古早营生皆已绝迹江湖,只能靠着老街坊在茶余饭后闲聊时,方能得窥其一鳞半爪。

早年的友海街上,开有多家的杂货店,然而在战后,商铺的租户和业主,跟走马灯一般不停的汰换,现在友海街上再也找不到传统杂货店的踪影了。

老拉者时代(1841-1941)的一般家庭,大多以火炭作为烹煮食物,或烧水的燃料,所以直到20世纪中叶,火炭是一种日常必须品,火炭店更是随处可见,老街坊就指出,单是在友海街,早年便有好几家零售和囤放火炭的栈间,当中有一间便是在友海街最尾端,现在“人间茶坊”所在的店铺。

之前在友海街街尾的“人间茶坊”,战前曾是一家火炭零售店,后来是林巴都的贸易公司所在,过后曾有脚车与汽车零件商入驻。

火炭店林立

战前贩卖火炭的这间店屋,和其他的火炭店没什么两样,除了店前摆了张桌子外,其他的店面都用来囤放长短不一的火炭,地面和两边的墙壁,几乎全被火炭涂得黑压压一片,但顾客却丝毫也不嫌之脏,依然是客似云来。

曾是家家户户不能或缺的火炭,随着煤油炉、煤气炉,以致各种家庭电器的普及化后,已不再是热门的厨房燃料,现在除了少数人家会继续用炭火来烹饪美食外,就只在人家办烧烤会时或在胡姬花盆内,才能看到火炭的踪影,销路萎缩下,连最后一家火炭店也撤出了友海街,她所留下的店铺,则由林巴都承租,经营罐头杂货,后来是脚车和车辆零件店,直至60年代则由邻近的中华茶庄东主斥资向业主购下此店产迄今。

和火炭一般越来越难得一见者,便是过去老市民常套在脚上,走起路来会“嗑喀”作响的“木屐”了。

这栋位于友海街左侧最尾的一栋店屋,在60年代之前,是知名木屐店“炽昌”宝号的门市与工作坊。

木屐铺

友海街的炽昌宝号,便是当时知名的木屐店,她位于人间茶坊对面,最尾的一家铺子内,店主陈尔昌,潮州人氏,当年它的店前陈列着各种尺码的木屐,而店屋的后半截,则是工匠们制作木屐的工作间。

本地制作木屐的素材,大多采用质地较松软的日罗东木,因此在这间木屐店里,经常囤积着一截截约有两、三呎长,直径盈尺的日罗东木桐,巧匠把木桐锯开后,以刀斧削出不同尺码的木屐雏形,然后细心的修刨,制成了两寸来高的屐底后,油上鲜红色的漆料,就可置于店前让阳光把油漆晒干。

最后钉上一块供脚尖套入的蓝色带子,便算完成了整个制作的工序,战前此类手工打造的木屐相当流行,每双的售价,也不过是区区的7角钱,到一块多钱而已,除了一些人会把它套在脚上去逛街外,很多小贩和妇女会穿着作厨房工作。

战后各种款式的便鞋,源源不绝的推出市场,古老的木屐渐渐的失宠,除了一些年轻人,为了引人瞩目,集体穿着木屐上街外,仅剩下一些传统的华人家庭,在嫁女儿时,会买上一双来当陪嫁品吧了。

旧式的婚礼中,当新娘出阁时,她的弟弟(也就是小舅子),会提着一个篮子,护送姐姐到婆家,而这个篮子内,除了摆放有一瓶油、一些干龙眼外,便会有一双木屐,有些还用红纸另外包裹着一个崭新的痰盂,要小舅子一手提篮,一手提着痰盂跟着姐姐登上迎亲花车。

不过这种习俗现在已不再盛行,同样的木屐连最后“陪嫁”的功能也被罢免,木屐店在无市场下自动消失,如今友海街的老街坊,只能在回忆中,偶尔才会在脑海里重现昔日店前太阳下,摆满红彤彤木屐的情景。

黑豆咖啡专卖店、张联和五金行和协源兴三间毗连的店铺,在50年代时,开有三家由福州人经营的盐柴木桶店。

盐柴桶

另一种曾在友海街出现过,但却已不可能再见的古早行业,便是制造盐材木桶的木工厂,在友海街尾,现在挂着“黑豆食品店”、“张联和有限公司”和“协源兴”招牌,这三间毗连在一起的老店,过去便是专门制造盐材木桶的铺子。

讲起半个世纪前,几乎每个家庭必备的盐柴水桶,一般已届乐龄阶层的老市民,脑海中相信就会浮现那一个个里外全是乌溜溜,造型象足古装戏里,美女出浴时用来盛水的大木桶,只是由于本州盛产盐柴木,本地工匠为使水桶更耐用,而延用了坚硬似铁的盐柴来打造水桶。

一般上工匠们会先将盐柴锯成寸来宽的木条,再用它们排列拼凑成圆形的桶身,并以铁皮带紧紧的缠绕在木桶身上,而于木条缝间涂上打马土,以防止水桶漏水,如此不断的做了盛水防漏测试,和加紧桶身的铁皮缠绕度后,一个个黝黑的盐柴水桶便诞生了。

盐柴木桶依着不同的用途,直径大小和桶身的高矮不一,当年最受欢迎的盐柴桶,首推直径5呎,桶高4、5呎的大水桶,因为在塑胶桶尚未面市的6、70年代之前,它们是民众盛水的主要容器,除外连硕莪厂也靠大木桶来洗涤硕莪粉,而乡区的农户更依靠它们来泡浸胡椒,甚至于酿制米酒等等,所以木桶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

随着锌制水箱、塑胶桶以致现在的玻璃纤维水桶,层出不穷的被推出市场后,这些笨重的黑木桶已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也不知被前物主扔到那里去了,很难再有机会重见它们的踪影了。

尽管现在盐木桶已绝迹,但在4、50年代,友海街这三间盐木桶店的生意却很火红,居中的一间,即是张联和五金行的三名老号东所开的,两边则是他们的同行振和宝号与合成兴宝号,而此三家木桶店的东主都是福州人。

张家三兄弟经营盐材木桶店好一段时间,直至50年代才改行经营五金,且购买了他隔邻旧同行的店铺,打通后成两个铺面的五金行,除外还收购对面街,门牌98、100号的两间店铺,作为囤货的栈间,它们之前曾经是高朋满座的“戏院”所在。

张联和有限公司两间毗联的货仓,在战前曾经是放映默片的戏院。

麻袋店

20世纪初年,出现在友海街的戏院,除了放映手摇电影默片外,偶尔也有歌舞团登台演出,只是因为经营的时间很短,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后来这两间并列的老店铺,卖予了当年富甲一方的拿督黄庆昌,再转售予殷商洪清和,直至战后才卖予张联和有限公司当成囤放洋灰、铁条等各类五金的栈间。

塑胶尼龙袋还没发明之前,很多货物都是用麻袋来包装,老政府朝代,麻袋店是另一种重要的辅助性工业,这类商店除了制造麻袋外,也收售各类的二手麻袋,经洗涤干净和修补破洞后,再转售出去。

于我国独立前,友海街至少就有两间专门买卖麻袋的店铺,而当年最抢手,公认耐用的上等麻袋,为印有一条两寸来宽青色直线的“青边”麻袋,不过在塑胶尼龙袋面世后,麻袋也逐渐被淘汰出局,现在漫说友海街,既使是整个古晋,也找不着专事买卖麻袋的专门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