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答街系列四】 满街学堂与会馆的亚答街

【亚答街系列四】 满街学堂与会馆的亚答街

亚答街的广惠肇公会旧会馆,于1914年大装修后的档案图片。 亚答街的广惠肇公会旧会馆,于1914年大装修后的档案图片。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短短几百米长的街道上,设立有5家乡会和学堂,战前的亚答街,曾满是不同方言的朗朗读书声。

古晋首个乡会组织,广惠肇公会便创设在亚答街的街首,其他还有海南公会、大埔同乡会,嘉应同乡会与雷州会馆。

砂拉越布洛克朝代(1841-1941),经济渐入佳境,很多华南地区的乡民,陆续的迁移到砂拉越来垦荒,当中也 包括了广东人。

就如早期的各方言群体,广惠肇三属的乡人,在过番到古晋后,便劳心劳力的谋求生计,然而身处异域,形单影孤,难免会感到孤寂与无助,所以先民刘直在1854年,联合粤属殷商广瑞生宝号东家刘烈等先贤,合资购置会所,为同乡营造聚会的地点。

广惠肇会馆也称关帝庙

这座最早的广惠肇会馆确实地点不明,但相信是在亚答街一带,广惠肇公会庆祝成立百周年的纪念特刊里,有专文提到早期会馆的门楣上,悬挂写着“广惠肇”三字的匾额,会馆居中供奉关云长,所以早期的会馆也被称为“关帝庙”。

除了祭祀和聚会,广惠肇关帝庙也收留老弱贫病的同乡,充分发挥了联络乡人,守望相助和贫病相扶持的宗旨。

次任拉者查理士在1873年2月7日,把亚答街门牌12号(上帝庙隔邻)的一栋双层店铺,赠送予广惠肇公会充作会馆,然而它被使用了10年后,于1884年的火火中付诸一炬。

灾后于原点上重建的会所,再延用至1914年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盖了三楼,使得会馆更臻富丽堂皇,特别是顶层古色古香的华式骑楼,使她益显得气势万千。

广惠肇公会创办人之一刘直,被官方认定为最早迁居古晋的广东人。

创办益群学校

于此同时,广惠肇公会正式向政府注册为“南洋砂拉越广惠肇会馆”,而当时恰好中华民国甫成立不久,“民族自救”的新思潮席卷东南亚,很多乡会都受到振兴教育,强国先强民的口号所影响,纷纷在会所内创办学堂,为会员子弟提供母语教育。

1916年杪,广惠肇会馆同仁开会讨论办学的事宜,议决在翌年开办“益群学校”,为此特斥资在“七丛松”(独立广场)旁,购置一栋老店充作“副馆”,把原本寄宿在会馆内的老弱病黎,全迁移到新的副馆,“正馆”则全面充作校舍用途。

广惠肇会馆所兴办的益群学校,获得同乡的大力支持,她和很多乡会学校用方言教学一样,最初也是以粤语教学,到了1932年,则突破传统,实施华、粤双语并用。

益群学校一直办至日据时才被迫停课,战后广惠肇会馆通过修订章程,正名为“广惠肇公会”。

自洪清河路新会馆于1994年启用后,广惠肇公会在亚答街的旧会所便被腾空出租给商界。

1994年广惠肇公会在热烈庆祝创会140周年纪念的同时,亦欢庆洪清河路的新会所落成启用的双喜志庆,自此以后,公会的所有活动都选择于新会所举行,亚答街的老会所,则腾空出租予私人界。

海南会所集宗教、乡团与教育于一身

和广惠肇公会仅数店铺之隔的海南公会,是座集神庙(天后宫)与同乡会于一身的四层楼建筑物,实际上,早在百多年前,“海南天后庙”就已在现址上立庙,后来才成立琼侨公所和开办学堂,形成了宗教、乡团及教育三合一之局。

1987年重建前的海南天后宫档案图片。

海南先民何时登陆古晋,天后香火在何年引进了亚答街,目前已无可考稽,只知在亚答街于1884年惨遭火劫的翌年,就有海南先贤李可章、吴义传、陈治明和张德显等,发起重建天后庙的筹款运动,并在公会的现址上破土兴建一座楼高三层的店屋。

天后庙在1888年(清朝光绪14年)竣工谢土,庙内安奉有一樽由原乡迎请回来,高逾一尺的妈祖金身,先贤创庙的目的,旨在藉此庙堂凝聚同乡,利用店屋的二、三楼收留从家乡过番的新客,以及老残或患病的同乡。

随着抵晋的琼州人剧增,天后庙的客房已不敷应用,先贤们遂在1919年,于达闽路(三角坡)添购三栋双层店屋,专供年老或患有病痛的乡人寄居,以及同乡治丧之所,而作为“总所”的亚答街天后庙,则继续开放让信众进香膜拜妈祖,同时计划在此兴办学校。

1930年时,琼属殷商张运玖、何敦盛和张运琚等乡贤,联合登高疾呼,号召同乡捐款重修天后庙,并获得乡亲们的热烈响应,天后庙经修茸后果然面目焕然一新,而主事者亦特别致函予华民政务司,要求将天后庙正名为“琼侨公所天后庙回春堂”。

创办崇本学校

紧接着先贤们又在公所的二楼开办“琼侨学校”,招揽同乡子弟入学,但由于察觉到当时适龄入学的华裔各属儿童众多,理事会决定开放学额给其他方言群体的学子,再把琼侨学校改名为“崇本学校”,一律采用华语教学。

战后复学时,崇本学校响应古晋13社团所发起的“统筹统办”号召,易名为“中华小学第二校”迄今。

另一方面,社团注册局于1951年11月,正式批准“琼侨公所”易名为“琼州公会”,孰料在60年代间,内部发生人事纷争,最终被法庭谕令冻结会务,于是海南籍大老符和熙,与一批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乡贤,发起筹组“古晋琼州同乡会”,俾通过新的同乡会来照顾同乡的福祉,加强同乡的联系与团结,进而提高琼州同乡的社会地位与形象。

古晋琼州同乡会在1977年3月杪隆重庆祝成立,符和熙出任主席,骆义平律师担当副主席,林猷鹊和符致民分别出任秘书与财政。

旧的琼州公会官司,在经过冗长的司法程序后,终在1980年的2月1日审结,法官宣判公会解冻,随着举行的会员大会,产生了以符和熙和骆义平为正副主席的执委会。

1982年4月中的会员大会上,正式通过将琼州公会与琼州同乡会合并为一,且易名为“古晋海南公会”。

组织益形壮大的海南公会领导层,随后便把尘封了20几年的天后庙重建计划,再度摆上会议桌,众执委都一致决定在原址上重建新会所,于是向当局呈上拟议中的海南公会新会所,和天后庙的图测,孰料屡遭各衙门否决。

矗立在亚答街的海南公会外观。

重建会所

如此一晃便是5年,直至1987年3月间,“明阁事件”冲击砂拉越州政坛,就在此时,公会突然接到当局来信, 批准天后庙的重建申请,还出人意表的献议,让海南公会在原址兴建四层楼高的会所,且在天后庙旁,割出五尺宽的政府空地予该庙作为走廊与牌楼,甚至免费供应了拟议中的牌楼图测。

重建工程接着如火如荼的推展开来,并于1993年6月,隆重庆祝天后庙重建落成、海南公会成立108周年,以及承办第28届全国海南会馆联合会代表大会,三喜临门,蔚为是本地琼州人百年来的一大盛事。

 

Last modified onSaturday, 18 May 2019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