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答街系列三】亚答街老字号系列之“安利酒楼” 独领风骚30年的安利酒楼

【亚答街系列三】亚答街老字号系列之“安利酒楼” 独领风骚30年的安利酒楼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不很久远的6、70年代,每当家有喜事,或老朋友在路上巧相逢时,总会抛出那么一句:“走!我请你去安利吃。”

半个多世纪前,安利和正兴酒楼,曾是古晋两家掷地有声的著名酒楼,然而物换星移,安利酒楼如今已不再办桌,而正兴酒楼也在80年代迁出了亚答街。

尽管老安利的时代已结束,但在很多老市民的脑海中,依然相当怀念她当年的招牌菜“棋盘鸭、火腿鸡”,以及既有鲍鱼、烧猪、鱼翅和燕窝,还附上一瓶洋酒,却仅收取几十块钱的全包宴。

安利后人开设的“琼利园”咖啡店。

亚答街门牌28号“琼利园”,前身便是名牌酒楼“安利”的所在,于老店二楼的外墙上头,筑有一道牌坊式的砖墙,上边还保留着白底黑字的“安利酒楼”立体招牌,很有3、40年代的古早味。

这家名噪一时的老牌酒楼东家李声森,早年是靠挑着担子叫卖咖哩饭起家的,而且先经营杂货店和咖啡店,最后才在亚答街置店开酒楼的。

叫卖咖哩饭

原来早在1920年前后,安利酒楼的创办人李声森,便由中国海南岛乘坐帆船,漂洋过海到古晋来谋生,最初的时候,他安利酒楼的业绩不断攀升,原来的一栋双层店铺已不缚应用,东家便租用了店背,即大井巷口一栋属于圣公会的店铺,在把它打通后,酒楼的内部铺位即呈了倒“T”字型,这样一来,除了楼下的店面外,楼上也有足够的面积承办20几围酒席,再于前后各装上两架冷气机后,遂升级为一家当年雄视猫城的大型菜馆,所以在那个年头里,凡有人家要办喜庆宴席,安利酒楼往往便是消费群的首选。

创设安利酒楼的李声森,非但靠摆卖咖哩饭起家,且还是位跌打师傅。

招牌棋盘鸭、火腿鸡

昔日菜馆内酒筵谈笑,花攒锦簇,觥筹交错的热闹景象,现在已不复重现,但很多上了年级的市民,迄今依然对这家酒楼当年的招牌菜色,诸如“棋盘 鸭和火腿鸡”等等佳肴念念不忘,一代餐饮业钜子李声森的孙儿李兴钲说,当年他祖父酒楼里所推出的“棋盘鸭”极受食家的推崇。

所谓的棋盘鸭,就是将鸭子去骨后压扁,涂上主厨的独门酱料,置于冰箱内腌上一整天,翌日才置于热油中,炸得皮脆肉香后,切成寸半乘3寸的长方形肉块,由于排列在瓷碟上,看起来很象一面棋盘,所以取名为棋盘鸭。

至于火腿鸡,即是将鸡肉斩件,每块鸡肉间夹着一小片的火腿肉,四周围上芥兰菜,故而也有酒楼美其名为“金华玉树”,李兴钲说,当年除了棋盘鸭和火腿鸡是安利酒楼的招牌菜,她所精心炮制的烤乳猪也极富盛名,是早年办桌所不能或缺的菜色。

海南公会副主席甲必丹冯世骝就回忆称,在50年代,亚答街就有三间菜馆呈鼎立之势,除了海南人经营的安利酒楼外,她的斜对面还有潮州人经营的正兴酒楼,同时附近中国街尚有一家由广东人所开的英华酒楼。

甲必丹冯世骝犹记得,他在1954年小登科时,便选择在安利酒楼摆酒大宴亲友,在那时安利还没租下背后的店屋,所以就只有一间店面,他结婚时在楼上摆了6围酒席,棋盘鸭、火腿鸡这两道例牌菜自然不在话下,全包宴的10道佳肴中还有鱼翅、烤乳猪和鲍鱼,以及燕窝当甜品,同时每桌尚供应一瓶轩尼诗洋酒,如此丰盛的宴席,每围收费才几十块钱。

稳坐当年酒楼业一哥宝座的安利酒楼,在全盛时期,聘请了5、6位厨师和10数名招待员,就连当下古晋饮餐业钜子,乐天酒楼集团的掌舵人符气元,在50年代时,也曾在安利酒楼打过工。

第二任安利酒楼的掌柜李茂安与李茂东昆仲。

转型为咖啡店

且说安利酒楼在古晋独领风骚几十年后,随着老东家李声森的仙逝,酒楼交棒到他的两名儿子李茂安和李茂东的手上,他们继续将家族生意经营下去,直至1984年李茂安因年事高而退了下来,店务便交予他的弟弟李茂东打理,他再支撑了3、4年后,结束承办酒席的生意,把二楼装修成住家,楼下的店面则改成咖啡店,取名“琼利园”,卖起了叉烧和咖哩饭。

茂东君在1990年病逝后,其夫人王爱兰接掌琼利园,并由儿女帮忙打理店务,儿子李兴钲负责店前的饭摊,他的姐姐则打理茶水饮料,背后的煮炒摊位则出租予人,回复了传统家庭式的咖啡店形式。

从光辉走向平淡,安利酒楼现在只留下镶在二楼外墙上的一道老招牌,她的后人李兴钲很无奈的说,安利无法继续在老街营业下去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所造成,概因旧店的装璜简便,若要与其他酒楼争高下,就必须将她改头换面进行大变身,奈何老店的店面狭窄,且有着结构性的局限,就算要斥下重资来装修,面积也极其有限,难以满足现代消费群的要求。

况且老街的泊车位少,很多顾客因而却步,加上新型的大酒楼越开越多,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旧式酒楼很难有一席立足之地,同时又因人手短缺,曾经独步餐饮业的安利酒楼,最终也难以逃却被淘汰出局的运数,然而这家曾享誉猫城的酒楼虽然已走入历史隧道,但二楼墙头上的招牌依旧很显目,尽管不能再回到从前,可是却也无法从人们脑海中抹去,更何况她已转型,并传到了第三代人的手上。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14 May 2019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