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发肾心病变能否逆转?及早介入是关键

糖尿病引发肾心病变能否逆转?及早介入是关键

(健康医疗网/记者杨艾庭报导)根据健保资料统计,台湾糖尿病患中,每三位就有一位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台湾肾病年报也观察到近一半透析患者有糖尿病史,显示糖尿病与肾病变两者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因此提醒糖友一定要定期检验尿蛋白与肾功能,当发现异常要及早治疗,配合饮食运动,可延后10年洗肾风险,当肾脏功能保护好也可减少后续并发心衰竭风险。适逢2021世界糖尿病日到来,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及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王治元共同呼吁糖友,“控制血糖也要及时注意肾心保护”。

糖尿病从病理机转来看,从发病初期,肾功能就已开始悄悄出现异常。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解释,高血糖状态会造成肾脏内的肾丝球及肾小管作用失调,导致“高压”状态,但这时候并无明显不适症状,直到持续高压导致肾脏结构异常,进而出现“尿蛋白”,患者才可能意识到肾脏出问题。黄建宁提醒“当尿液很多泡泡且久不散去时,要当心很可能是‘尿蛋白’出现”,若无及时发现治疗,恐丧失黄金治疗时间,肾功能恶化速度增加3倍。

根据2019第二型糖尿病年监,台湾糖尿病患年度尿蛋白检查率仅35.8%,也就是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没有定期进行尿蛋白检验,黄建宁呼吁糖友“千万勿忽略每年尿蛋白检测”,以及定期验血液肌酸酐、血钾,以监别有无肾病变。一旦出现过尿蛋白,则需要提高检验频率并搭配药物追踪治疗。此外,黄建宁提醒,“肾脏就像过滤器,负责将身上多余毒素排出,而心脏是马达,负责体内血液供应,过滤器坏了,也会慢慢影响心脏功能。”糖尿病患者若肾脏出问题,恐也会连带提高心脏衰竭风险,因此,黄建宁提醒“适当时机药物介入很关键”。

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王治元提到,过去糖尿病肾病变治疗一直以血管收缩素接受器抑制剂(ARB)这类降血压药物为主,虽能延缓尿蛋白发生,但是对于延缓洗肾的改善效果有限,直到近年新型口服降血糖药物出现,透过抑制SGLT2运输蛋白的过度作用,有助改善肾丝球的“高压”状态,让肾脏压力下降,同时改善尿蛋白也延缓肾脏功能恶化。王治元进一步解释“要完全逆转肾脏病变是不太可能”,但透过药物舒缓肾脏压力,当压力变少、肾脏有时间修复,让患者能减少立即透析治疗,或是延后洗肾,对于病患后续的生活品质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肾脏保护好了,也会降低心脏的负担,减少后续并发心衰竭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外,王治元也提醒糖友,务必要加入糖尿病或肾病变照护网,完整且常规追踪病程,回诊时也记得“请问糖三脏”,主动向医疗团队了解自己血糖控制、肾脏与心脏状况,掌握好自己的疾病,学会照顾自己。黄建宁也提醒谨记“控糖321”口诀,包含血糖3指标: 空腹血糖、饭后血糖以及糖化血色素、肾脏2功能:“定期检查蛋白尿、肾丝球过滤率”、心衰预防1定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走路易喘、易疲劳等心衰竭早期症状”。适逢2021世界糖尿病日,提醒患者糖尿病是长期的慢性疾病,除了仰赖照护团队治疗照护外,患者本身也主动参与了解自身状况,做好血糖管理也要及早预防肾心相关并发症发生。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17 November 2021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