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妇脊椎狭窄腰痛又腿麻 医揭3类人是高危险群:避免常搬重物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66岁林太太长年在夜市摆摊,15年前曾因脊椎滑脱接受第4腰椎至第1荐椎融合手术,但5年多来再度出现腰痛与大腿酸麻症状,近两个月疼痛加剧,休息吃药加复健仍无法改善,他院医师建议移除原本骨钉并延长固定,但林太太想到手术伤口将近20公分,且大范围破坏背部肌肉,术后休养需3~6个月,让她感到既害怕又无助。

经朋友介绍至仁爱长庚医院骨科部部长黄赞文门诊检查,发现其原本固定的腰椎上方邻近节,出现新的椎管狭窄而导致神经压迫。后转至该院微创脊椎中心,进行“微创脊椎内视镜减压手术”,术后当天即能下床,隔天出院,1周后恢复日常生活,经约1个月休养后便能再次摆摊。

黄赞文表示,“邻近节脊椎狭窄症”常见于曾接受脊椎融合手术后又经常弯腰搬重物的病人。由于已固定的椎体无法活动,会使压力转移到邻近椎节,导致邻近椎节退化而产生新的椎管狭窄压迫神经。若无滑脱或不稳情形,可考虑微创内视镜神经减压手术,免除大伤口与肌肉破坏。

负责手术的仁爱长庚医院微创脊椎中心主任李建颖表示,传统手术虽也能有效治疗此症,但伤口会比第1次开刀时还要来得大。除了要移除原先固定的骨钉以外,还要往上多固定1~2个椎体(打2~4支骨钉)做延长融合,对正常组织和肌肉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此外,李建颖进一步指出,原先开刀过的部位其组织也可能会有沾黏情形,更增加手术困难度。病人的恢复期较长,且会出现背部肌肉无力的问题。这些情况常常会造成病人害怕再次进行手术。

李建颖说明,上述个案林太太的邻近节脊椎狭窄症,经检查后并无脊椎不稳定的状况,因此建议使用“微创脊椎内视镜神经减压手术”,仅需在背部开1个0.8公分左右的小伤口,透过高解析度的内视镜影像系统,手术器械便能精准移除林太太增生的骨头、椎间盘和黄韧带,解除神经的压迫。

李建颖提到,由于高解析度的内视镜影像系统,可以清楚放大手术影像,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减少出血量和避免正常组织受损,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

李建颖说明,姿势不良、体重过重及过度使用腰椎负重的人是属于脊椎狭窄症的高危险群。当接受手术治疗后更应该好好保养身体。随著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化、黄韧带变厚和关节骨刺增生等都可能造成“邻近节脊椎狭窄症”引发相关症状。

李建颖提醒,若再次出现持续的背痛、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甚至行走困难,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以免症状恶化影响生活品质。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