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检发现胃息肉该切除吗? 医揭腺瘤性息肉绝不能留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一般民众最常在全身健检进行内视镜检查时发现自己胃部长了息肉,“胃息肉该不该切?”“有没有癌化风险?”成为不少健检顾客的担忧。医师指出,息肉是指器官黏膜因黏膜细胞增生而产生的突起组织,除了常见的大肠息肉,胆、胃也会出现息肉。但有9成以上都是良性,不须太过担心,不过若是出现腺瘤性息肉,就可能是胃癌前兆。
联安诊所内视镜室主任医师徐兆甸表示,胃壁组织最内层为黏膜层,黏膜上皮组织长出来的突起物即是胃息肉,经统计,台湾的胃息肉发生率约10%。“大多数的胃息肉是良性,不用切除,可以持续观察追踪。了解胃息肉成因与类型,需不需要切除其实有原则可循。”
徐兆甸说明,胃息肉可区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胃底腺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约有9成都属于良性:
● 胃底腺性息肉:最常见,约占9成,通常属于良性息肉。这种息肉若小于1公分且非生长在特定位置,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或任何影响,因此不必太过担心。
● 增生性息肉:成因为吃到刺激性的饮食导致胃发炎,或因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好发于慢性胃炎的病人。增生性息肉通常小于1公分,也属于良性的息肉,比例约占5到10%。若是因为幽门杆菌引起的增生性息肉,通常在根除幽门杆菌后,增生性息肉会随之缩小。
● 腺瘤性息肉:即俗称的胃腺瘤,虽然所占比例极低,但被视为胃癌前病变,因为有30%的腺瘤性息肉内部已含有恶性胃癌细胞。发生的原因为幽门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徐兆甸指出,在发现增生性与腺瘤性息肉之后,首要之务便是检查胃内是否有幽门杆菌感染。幽门杆菌仅存在在胃部中,多为口经口传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子。因为发炎、幽门杆菌感染导致的增生性息肉,若后续没有治疗,有可能演变为腺瘤性息肉(胃腺瘤),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导致胃癌。
而民众健检时若发现胃息肉,该不该切除呢?徐兆甸解释:
胃底腺性息肉:在内视镜中呈现偏白色均质规则状黏膜,一般1公分以下,属于良性的息肉,观察即可,不用切除,但是若是超过1公分,还是建议切除。
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一般小于1公分,观察即可,但是若大于1公分还是建议切除。
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一律切除,因为越大越会癌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若超过2公分,则恶性机率会上升。
徐兆甸提醒,若在内视镜中呈现红色、黏膜不规则状息肉,无法目测监别是良性增生性息肉或是恶性腺瘤性息肉者,原则上都建议在做胃镜时一并切除,之后再以病理报告确认是何种类型息肉。此外,息肉若产生合并症,如表面溃疡出血或生长位置在胃窦部导致幽门阻塞,也建议切除。
徐兆甸强调,大肠息肉的生成与饮食有关,但胃息肉的发生原因其大多是基因、体质、发炎和幽门杆菌所致。另外,经常服用胃药也可能会导致胃底腺性息肉生成。若体质容易生成息肉,切除息肉后仍有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可以发现,大多数9成的胃息肉都是良性的胃底腺性息肉,建议的处理方式就是每年定期观察追踪即可。另外,需要经胃内视镜切除息肉的状况:所有的腺瘤性息肉、大于1公分的息肉、产生合并症(表面溃疡出血,幽门阻塞)的息肉,但是这些情况非常少见。
徐兆甸建议,民众从30岁起,就应安排第一次完整肠胃道筛检,包含粪便潜血检验、肿瘤标记(CEA)、大肠镜检查、胃镜检查,并养成每1至2年定期筛检的习惯。若及早发现腺瘤性息肉并切除,后续也建议检测幽门杆菌,并进行完整的杀菌治疗,之后记得要再复检碳13幽门杆菌吹气测试,以确保根除幽门杆菌。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