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自己会不会太自私?心理师:先搞懂 “自己” 是什么更重要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做自己,有关系吗?可能我们或多或少都在心里这样想过,“想要做自己一点,会不会有点自私?”“如果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会影响到和他人的关系吗?”或听过其他人有类似的问题。在近年畅销的心灵励志书籍中,多数也都是在谈论如何提升自己、掌控自己情绪或人际关系的复杂情感等主题。
从上述种种现象来看,尽管近代社会思潮让人们的自己有更多的空间和选择,而科技的进步也让人们更能独自地满足各种需求,但“自己”以及“他人”的复杂关系仍是相当普遍且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难题。
“自己”到底是什么?
北市联医松德院区临床心理科临床心理师黄新惟表示,当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通常是因为我们自认较熟悉前者,以致于习惯将重点放在后者,但其实自己到底是甚么,比多数人所想的还复杂。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认为,人有两种自己。一种是像在头脑里,主导我们所有行动的自己,并串联了每个时刻不同的自己;另一种则是可以被看见、被描述的自己,如自己的照片、职业和个性,是所有自己的东西的总和,并让如拼图般的自己得以整合成一体。
而近年陆续有学者提出了一种与外界环境或他人互动时的自己。不同于过往对于自己的看法,这个自己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稳定、一致的;是和外在环境和他人共同形塑的,而不是自己拥有的。
澳洲临床心理学家罗素.米雷斯(Russell Meares)在其著作的心理相关书籍指出,这个我自己(myself),和心理发展、亲密感及创伤的心理治疗都有紧密关联。设想当一个人说:“我觉得我不是我自己”这句话时,那个“我自己”便是意指这个持续变动、是动词而不是名词的自己。
若从神经科学观点上,来探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预设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则是一个在近20年来引起大量研究和关注的大脑功能概念──它被认为既维持了休息时大脑的健康,也和我们放空、神游及个人记忆有关,同时也涉及了推论他人想法、意图等社交行为。
2021年,知名神经学期刊《自然-综述神经科学》(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有篇关于预设模式网路的研究文章,试图整合预设模式网络的各种功能。该观点认为预设模式网络提供了一个空间,让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两者得以交会。也就是说,为了能够理解自己和世界,我们需要将持续发生的外在事件和我们过去的经验进行整合,而预设模式网络便是负责此过程的脑部区域。
上述观点不只说明了,我们的数个自己在关系中,如何影响著彼此和形成共享的理解;也指出从婴幼儿在和照顾者的互动中学习语言、学生和同侪与老师学习知识,到个案在心理师的协助下调整思维,或是心理师能同理个案的心理情绪,无非都是这样一个奇妙的互动过程。
黄新惟指出,从对自己的深入思考,到神经科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自己”不完全是自己的,且自己和关系并非对立而是交织一起。因此,若回应大家心中常所疑惑的“做自己,有关系吗?”或可改写为“因为有关系,才能作自己”。
黄新惟进一步解释,这个“关系中的自己”,或内外在讯息在预设模式网络相遇,是我们和外界互动时,由内在自己和外在环境与他人共同形成的。生活中面对不同的情境或他人时,彷佛会有不同的自己,便是这样的一种情形。而这个不稳定、深受外在世界和他人影响的自己,是我们获得亲密感,以及可以与他人相互理解的基础。
黄新惟说:“预设模式网络之所以是预设的,是因为它是整合内外在讯息的核心,使得共享的沟通、意义和经验叙说成为可能,进而造就了社群和人际网络。而这些便是人类预设会持续且自然表现出的作为。”
黄新惟提醒,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过度追求这样的自己,毕竟生活中有很多情境,有其各自适合的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方式。预设也不等于要持续保持,而是要能在预设的两端反覆摆汤。时而较多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想法,时而以开放和好奇的态度与外在环境和他人交流。
黄新惟从实际临床经验中发现,多数的心理困扰或人际问题,常是太执著、太封闭在某一端,而无法有效地将内外在交流所致。而心理治疗的过程便是和治疗师一起安稳地、有弹性地和积极地“我自己”,重新启动、熟练我们预设的自我整合能力。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