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3迷思 别再误会过动症

家长必知3迷思 别再误会过动症

(优活健康网记者/王韵雅报导)你家孩子有过动症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简称过动症或ADHD,包含“注意力不足”跟“过动”2个主要的面向,同时也会影响到情绪控制、记忆力、行动力等。然而,不少家长会对过动症产生迷思,对儿童有过高的期望及错误的对待。建议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与家庭关系。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神经发展障碍,主要症状有自我控制能力不佳,包含不专心、过动和冲动,这些症状会明显对儿童的生活、学习、人际等方面造成困扰与妨碍。

不过部分家长及教师对ADHD仍存在许多迷思,对儿童有过高的期望及错误的对待,同时儿童也较晚接受医疗,然而已受ADHD症状影响,自信心下降或人际互动不佳,也影响亲子关系与校园生活。

医学已证实ADHD是一种生理发展疾病,大脑前额叶皮质部分发展较一般人慢,可能跟遗传、脑伤、铅中毒等相关。家长不会教不会造成ADHD,不过知道孩子有这样的倾向,却没有学习调整管教方式,会让ADHD症状更严重。

ADHD儿童大脑发展较慢,动机中枢较钝化,无法等待持续累积才有的成果,像手游、电脑游戏等强而有力、立即回馈的刺激性活动,才提得起兴趣。因此不是小孩玩手游或电脑游戏很专心,就表示不是ADHD。

ADHD长大会好,不用看医师或医疗处理?

ADHD孩子随著成长,大脑也逐渐发展成熟,冲动或过动可能会变得较稳定,但注意力不足却不见得好转,同时国高中学习对注意力的要求越高,对校园生活影响很大。

此外,ADHD孩子难以达成家长或老师的要求,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忧虑、焦虑等,甚至出现其他共病或障碍,影响孩子的发展。因此,若有关ADHD的疑问还是建议至儿童心智科就诊,由医疗配合良好的教养方式及学校的协助,能才避免情况更严重。

台南市政府卫生局呼吁,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与家庭关系,若孩子可能有ADHD时,建议寻求儿童心智科医师评估及治疗,家长也可配合孩子特性学习合适的教养技巧并多与老师沟通合作,以提升孩子正向学习,并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21 June 2023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