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三期怎么治? CCRT提供完全缓解的可能
- 登载于 保健123
(健康医疗网/记者杨艾庭报导)卫福部公布2021台湾人死因统计,癌症蝉联40年十大死因之首,而肺癌依旧是癌症中的头号杀手,一名6旬男性,某天发现颈部淋巴结有肿大,急奔医院进行检查,诊断为第三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已无法进行手术根除肿瘤,不过患者并没有放弃治疗,国立成功大学附设医院内科部胸腔内科主治医师苏柏岚医师表示,患者后续选择接受“同步化放疗”(CCRT),治疗效果显著,肿瘤有明显缩小,后续再搭配一年免疫疗法,至今病况稳定、没有复发也顺利重回职场,得以维持生计。
非小细胞肺癌这一类型,占全台肺癌总比例约为九成,为最大宗,苏柏岚医师表示,第一、二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透过手术根除肿瘤,第三期有扩散、转移现象,包括肿瘤大于7 公分;或肿瘤大于5 公分,但有同侧支气管周边或纵膈腔的淋巴结转移;亦或在初诊断时已合并对侧纵膈腔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等多种情形。苏柏岚医师表示,第三期非小细胞仍偏属局部疾病,“因此我们的治疗目标还是在‘治愈’”,此类病患须仰赖“多专科团队会议”统合内外科、影像科、病理科与放射肿瘤科的专业意见设定每个病患的治疗计划,若患者已无法进行手术,则会仰赖“同步化放疗”(CCRT)。
至于第四期肺癌病患,此时癌细胞转移至其他器官,或产生积水,只能以缓和性治疗,让病情进展不要太快。苏柏岚医师指出,许多患者发现罹患肺癌时,4成以上是晚期,其中第三期约占2成,虽然许多患者发现罹癌时已经是第三期,但透过CCRT仍有治愈机会。
苏柏岚医师说明,在没有化学治疗的年代,放射线是手术以外唯一的治疗方式,高剂量辐射会让肿瘤细胞产生坏死,而当化疗问世之后,化疗本身也能让全身的肿瘤细胞坏死,因此CCRT即有互相加乘的效果,根据本土临床统计显示,使用CCRT治疗的患者,相比单纯只用化疗的患者而言,CCRT的中位数存活期约2年,单纯化疗则为14个月,整体而言增加1.5倍。
无论是放射线治疗,或是化疗,都有副作用。放射线治疗副作用主要为肺部局部发炎、食道发炎、皮肤被照射范围出现局部晒伤反应;化疗则是造成白血球、血小板、红血球下降等,因此有的患者担心CCRT的副作用会加乘,而选择“先进行放射治疗后、再进行化疗”的替代方案,而非同步进行,然而,这样的治疗效果多少会打折扣,苏柏岚医师表示,随著药物进步,现今已有对应药物可缓解CCRT副作用,也有专业医护团队会谨慎追踪患者身体状况,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达到治疗目标。
另在带有基因突变的病患族群,CCRT也可以提供很好的疗效,苏柏岚医师举例,有一名72岁女性,深怕副作用强烈,起初担心CCRT会有很大的副作用,坚持直接使用标靶药物治疗,经由主治医师与肺癌个案管理师详细解释后,后续她转了念,选择接受同步化放疗,“治疗后肿瘤缩得很小”,结束后再辅以标靶药物,补强整体疗效,治疗至今已届4年,身体状况很稳定,显示对于第三期带有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CCRT仍有其必要性。
第三期非小细胞肺癌,于治疗后半年至一年内仍有复发风险,若不幸复发,但是为局部复发,专科团队会依据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侵犯程度,进行局部治疗,不过这样的情形较为少数,大部分复发的患者通常出现远端转移、产生积水,无法进行局部手术,得做全身性治疗,例如:免疫疗法、标靶治疗或是化学治疗。苏柏岚医师藉此也呼吁,患者治疗后,一定要做常规的追踪检查,也不要因害怕副作用而放弃治疗,现今治疗武器多元、成效进步,要相信医护的专业,勇敢面对病情。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