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背痛变矮恐已骨质疏松 医:2关键防骨本流失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杨瑞秋报导)骨质疏松症是许多银发族面临的隐形危机,被称为“沉默的疾病”,患者平常难以察觉状况,但只要轻微碰撞,就可能造成骨折。虽然较常发生在年长者身上,但“骨质流失”其实从40岁开始就已悄悄开始。医师表示,日常饮食营养补给、维持固定运动与摄取足量钙质都有助于防范骨质疏松,维持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挽救,长期下来骨头变得脆弱,即使是轻微的跌倒或撞击也可能引起骨折,尤其是脊椎、髋关节、桡骨与肱骨等部位最常见,其中,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脊椎压迫性骨折”,它会引起背部酸痛、身高变矮及驼背。
不少长辈外观身形出现变化时,常被误以为是正常老化现象。不过,亚东医院骨科部医师王伟庭警告,民众若有跌倒经验、驼背或身高变矮等情况,应及早接受骨密度检测与治疗,并改善居家环境、穿防滑鞋降低跌倒风险。
亚东医院妇产部医师吴文毅则指出,女性在停经后骨质流失速度会加快,属于高风险族群,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谘询医师补充营养或考虑荷尔蒙治疗,及早守护骨本。
例如,73岁的卢阿姨参加亚东医院的骨密度筛检时发现有骨松情况,原以为只是年纪大,才会行动力退化。在经过1年的治疗与规律运动,行动力有明显回升;71岁的赖阿姨则是路过参加检测,足踝检测发现骨密度值为-3.9,后续检查骨质密度低至-4.2。因平时完全没有任何症状,无法事先察觉骨骼已经出现状况。
骨质疏松要怎么改善?亚东医院复健科医师苏怡恬指出,“运动是最好的骨松药。”平时透过负重运动与核心肌群训练,可刺激骨骼生成、强化肌力和平衡感,再搭配适度日晒,促进维生素D生成,有助骨骼健康。
亚东医院新陈代谢科医师罗融融则提醒,维持骨密度除了运动,营养补给同样不可或缺,建议每日应摄取足量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并要避免过量咖啡因、含糖饮料与烟酒;长期服用类固醇或患有慢性疾病者更需留意。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