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揭骨质疏松3警讯:下背痛千万要注意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王韵雅报导)一名82岁刘姓男子,患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两侧髋关节曾接受人工关节置换。今年中秋节连假与家人赏月烤肉时,不慎滑倒跌坐,左脚剧痛无法动弹。家人随即送他至仁爱长庚合作联盟医院急诊,检查发现为人工髋关节旁股骨粉碎性骨折,原有人工关节也松动了。
后续,经骨科医师进行“宜乐适快速康复手术疗程”(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后,安排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并配合健保署的“手术后疼痛中医辅助疗法”,在中西医合并治疗下,刘先生已顺利出院。
仁爱长庚合作联盟医院骨科部长黄赞文表示,台湾在2025年进入超高龄社会后,高龄长者们除了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还有退化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难题。
骨质疏松症是初期无明显症状的疾病,患者往往在意外跌倒后,才因严重骨折而被发现。这类骨折不仅对病人与家属造成沉重的身心负担,也让临床医师在看到影像检查时深感震惊。正如世界骨松医学会于世界骨松日的口号所强调:“It’s unacceptable”(断难接受!)我们必须正视并停止对骨骼健康的忽视。
黄赞文指出,近几年因退化性关节炎而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大幅增加。不论是在欧美以及亚洲各国研究显示,这些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长者中,高达33%有骨质疏松症;然而,有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却不到10%。
骨质疏松症不仅增加骨折风险,不健康的骨骼也会导致人工关节松动不稳定,甚至必须进行二次或多次手术。临床研究显示,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同时,也能提升人工关节的稳定性,改善手术后的整体预后。
黄赞文说明,刘先生因长期忽视骨质疏松症,仅因一次跌倒便造成粉碎性骨折,且人工关节松动失去功能。此次手术除了必须重新置换人工关节,还需同时进行骨折固定。由于患者年事已高,跨团队采取整合治疗的方式。
治疗过程中,医疗团队透过精准麻醉深度监控减少手术后的疼痛、头晕和呕吐等副作用,内科团队及营养师也稳定刘老先生的三高慢性病。手术后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并搭配复健科与中医科的中西医合作,也让刘老先生快速康复。
黄赞文提醒,台湾进入超高龄社会后退化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已是常态。除了显而易见的关节疼痛,也要注意“弯腰驼背、身高减少4公分以上和下背痛”等3大警讯,建议民众若有这些情形,应该寻求专业骨科医师评估与意见,才能守护骨骼健康。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