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求助不代表你脆弱 日常5招锻练心理抗压力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有时候,生活的不顺、压力和意外,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虽不一定将你打倒,却会让心渐渐湿透、感到疲惫,甚至迷失方向。这时候,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撑过去”,也不用一定要坚强,不妨尝试简单5招锻练心理抗压力,培养心理的弹性与韧性,帮助自己学会在风雨后重新站起来。

卫生福利部草屯疗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黄裕达表示,人生中难免遭遇逆境,例如家人突患疾病、压力骤增,工作不稳、收入减少导致夜不能寐,或突如其来的灾难打乱生活节奏。这些时刻,我们或许会陷入低落、失眠、提不起劲,却不知该向谁寻求帮助。

黄裕达指出,这些都是很正常、常见的反应。心理韧性并非要求我们时时坚强、不哭泣、不恐惧,而是当面临困难时,仍能跌倒后重新站起、继续前行的力量,“关键是我们能否察觉自己的心理状况,并学会照顾自己,这才是培养心理韧性的起点。”

在日常生活中,黄裕达建议,可以透过以下5个简单方法,慢慢锻练心理抗压力:

1. 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OK”:不必勉强自己一直坚强或假装没事,接受“我现在不太好”是照顾自己的第一步。
2. 不要闷著,多找人聊聊:有时候一句“你还好吗?”比你想像中还有力量,和家人朋友说说心情,或拨打心理谘询专线,都不是丢脸的事。
3. 灾难讯息不过度追踪:每天盯著坏消息,容易增加焦虑。建议设定固定时间看新闻,给自己留点喘息空间。
4. 心灵放松,练习呼吸与冥想:每天花5分钟做深呼吸、伸展或简单冥想,让心灵获得休息。
5. 学会求助,不代表你脆弱:如果睡不好、情绪低落持续很久,及早找心理师或医师聊聊,是一种勇气。

卫生福利部草屯疗养院院长丁硕彦提醒,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部分,尤其在面对灾难与逆境时更不可忽视。他强调,心理韧性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能透过自我照顾与及时求助逐步培养出来的能力。

只要给自己时间和支持,每个人都能慢慢增强面对困难的力量。丁硕彦呼吁,社会应一起关心心理健康,创造更有温度的支持环境,让每个人在逆境中都能找到力量,活得更自在、更有希望。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29 October 2025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