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餐盘3大重点正确吃 便当火腿香肠换卤豆干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连假刚过,许多人大吃大喝完要开始认真减重,但为什么一样是照著“211餐盘”饮食,有些人能轻松瘦下来,有些人却努力许久仍看不到明显成果?医师指出,饮食关键往往不在餐盘比例,而在于食材的加工程度,研究指出,即使是标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减肥效果仍远不及原型食物,以下整理餐盘“3大重点”吃对不怕胖。

吃得健康却瘦不下来?关键在食材!高雄初日诊所院长李唐越表示,刊登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完全符合国家健康饮食指南的情况下,同一批参与者在最低程度加工饮食下,体重下降更快、更明显;一旦换成超加工饮食,效果就大打折扣。

李唐越说,该研究共纳入55名、身体质量指数(BMI)介于25~40之间的成年人,属于过重或肥胖族群,且日常饮食中有一半以上的热量来自超加工食品,试验采用交叉随机对照设计,所有饮食内容都符合英国“国家健康饮食指南”(Eatwell Guide)。

在研究中,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与超加工食品(UPF)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例及食物分类上完全一致,唯一的差别就是加工程度。参与者依随机顺序,先进行8周MPF,再经过4周缓冲期恢复原本饮食,接著再进行8周UPF;另一半则顺序相反。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和自己比较,排除基因与代谢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饮食虽然都能让体重下降,但采取MPF时平均减重2.06%,在UPF时仅有1.05%,差距接近两倍。

李唐越指出,更重要的是,MPF减掉的主要是体脂肪与内脏脂肪,食欲控制也更佳;相反地,UPF虽然体重下降,却没有带来显著的脂肪改善。换句话说,即使在“健康饮食”的大框架下,标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效果仍远不及原型食物。

李唐越强调,这项研究虽然不是专门针对211餐盘,但“挑对食材”的原则,与211餐盘完全相符。他也整理出3个重点,让民众透过正确的饮食方式,不仅看得到减重成效,更能长期维持:

蔬菜是应占据211餐盘的一半:它们饱足感强,能提供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是肠道益生菌的能量来源。日常饮食中,建议挑新鲜、颜色多样的蔬菜,烹调方式越简单越好。如果在自助餐夹菜,尽量避免把油汤捞进去或者过水去除菜肴表面过多附著的油脂。

蛋白质在211餐盘里至少要有四分之一:因为它能刺激饱足激素分泌,让人更快感到满足,让身体在消化过程中燃烧更多能量。更重要的是,蛋白质能帮助减重过程中维持肌肉量,避免“瘦了却变虚弱”的情况。建议选择天然来源,例如鱼、鸡胸肉、蛋或豆腐,而不是火腿、香肠这类加工肉品。像是点便当时,卤蛋或豆干会比香肠更符合211的原则。

全谷杂粮在211餐盘里至少要有四分之一:淀粉属于多醣类,但精致淀粉(像面条、白吐司、饼乾)容易让血糖快速升高,也更容易上瘾,是肥胖的隐形推手。建议选择五谷糙米、原型燕麦、地瓜这类全谷杂粮,不仅能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并延长饱足感。举例来说,早餐把白吐司换成地瓜,就是简单又有效的做法。

李唐越提醒,慢性肾脏病患者(特别是中重度或末期)因对蛋白质与蔬菜中的钾离子需求不同,在日常饮食习惯上不建议直接套用211餐盘。此外,若已经出现体重控制不佳、血糖起伏大、三高或代谢症候群等问题,光靠自行调整饮食往往效果有限,仍应寻求专业医师与营养团队的协助,透过完整的评估与规划,才能安全又有效地达到控糖减重的目标。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22 October 2025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