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怎么办? 医教急救4步骤先停止活动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王韵雅报导)许多人以为心脏病发作会像电影里一样捂著胸口倒地,但实际上,心脏病的表现可能非常多样,包括胸闷、胸痛、压迫感、呼吸困难,且常常被忽略,延误就医时间。究竟心脏病发作有哪些症状?心脏病发作如何急救呢?本文一次解析心脏病症状、急救以及预防,帮助民众守护心脏健康。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师郭志东指出,心脏病发作通常指的是急性心肌梗塞,成因大多是因为供应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部分心肌缺血、坏死。堵塞原因多数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突然破裂,产生血栓造成阻塞。
心脏病发作时每分每秒都很重要,掌握正确的辨识与处置知识,就能让宝贵的生命得以挽救。若无及时打通血管,坏死的心肌越多,病情就越危险。郭志东表示,要辨认心脏病发作的症状,最典型就是胸痛,但还有非典型症状都有可能出现。
典型症状:
● 胸口闷痛、紧缩感
● 痛感可能放射至左肩、颈部、下巴或左臂
● 持续超过10分钟不缓解
● 冒冷汗、头晕、恶心、呼吸急促
非典型症状:
● 仅有背痛、肩痛、消化不良、恶心
● 喘不过气、疲倦感、不明原因的焦虑感
● 甚至完全无胸痛
心脏病发作该怎么办?郭志东指出,当出现胸闷、喘不过气、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状,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热线紧急就医,由专业救护人员提供紧急送医急救处理,尽速争取时间,建议可以透过4个步骤处理。
第1步: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镇定
● 若运动、走路突然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冒冷汗,马上停下来坐好或躺下。
● 保持镇定,避免慌张导致血压起伏剧烈。
第2步:拨打急救热线叫救护车就医
● 马上拨打急救热线,说明有疑似心肌梗塞症状。
● 如果高度怀疑自己面临心肌梗塞,千万不要自己开车或请家人送医,因途中可能会发生心律不整或心脏骤停,无法即时处置。
第3步:若有医师开立硝化甘油,可先服用
● 若病人曾确诊冠状动脉心脏病,并且医师有开立舌下含片,可在症状发作时含服1颗,间隔5分钟可再一颗,但最多3颗。
● 切勿自行服用其他止痛药(如普拿疼、止痛贴片),这些无助于心肌梗塞的改善。
第4步:观察意识与呼吸,准备CPR与AED
若病人突然意识不清、倒地、失去心跳呼吸,请依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 立刻叫人帮忙并拨打急救热线。
● 开始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按压胸口中间,每分钟100~120下。
● 使用自动体外去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若公共场所设有AED,应依语音指示操作。
郭志东呼吁,黄金抢救时间就是10分钟内,每延迟1分钟急救,存活率下降7~10%。到院后急诊医师会对胸痛病人进行以下的紧急处理,包括:
1. 立刻安排心电图检查。
2. 抽血检查心肌酵素。
3. 若诊断为ST段上升型之心肌梗塞,便会会诊心脏科医师安排“紧急心导管检查与气球扩张术”以打通阻塞血管,通常在病患至急诊后至开通血管的90分钟内完成效果最佳。
4. 阻塞血管被打通后,仍需要住院观察,并且给予最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安排日后的心脏复健计划,让心脏功能得以恢复。
郭志东提醒,心脏病后若忽视生活管理,可能再次发作,病人出院后应确实做到5大关键,包括规律服药、戒烟戒酒、规律运动、控制三高、定期回诊。
● 规律服药:包括抗血小板、降血脂、稳定血压与血糖的药物。
● 戒烟戒酒、维持清淡和低脂饮食。
● 规律运动:建议每周150分钟以上,每周4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活动。
● 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需要达标。
● 定期回诊与追踪血液和心脏超音波等检查。
郭志东表示,心脏病发作大多不是“发现太晚”就是“处理太慢”。建议民众,平常可以试著学会辨认心肌梗塞症状,甚至最好能熟悉CPR和AED操作。若家中长辈如有心脏病史,当出现症状不要犹豫,宁可多送医一次,也不要错过一次。心脏需要的不只是医疗,更是生活上的每一个正确选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