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rint this page

糖胖症增加心肾疾病风险 医用超夯减肥药 “肠泌素” 助逆转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55岁范先生罹糖尿病多年,体重曾达120公斤、肾功能异常,因工作忙碌常漏服药,2018年首次心肌梗塞紧急置入支架,去年再次心肌梗塞,半夜胸痛、喘不过气送急诊。他痛定思痛,开始规律回诊与慢性病治疗,透过肠泌素药物治疗,成功降至92公斤,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肾功能,使疾病获得有效控制,生活品质也显著提升。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每年约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根据卫福部统计,心脏疾病已长年位居国人10大死因的第2名,每年夺走逾2.3万条性命,换算约每22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疾病而致命。

台湾心肌梗塞学会理事长、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研发副院长黄群耀表示,45~60岁的中年族群,正好是心肌梗塞的好发年龄,高血糖和肥胖都是影响心脏健康的危险因子,台湾约有250万名糖友,其中有近8成同时合并肥胖,却仅3成积极减重。

黄群耀提醒,若罹患高血糖合并肥胖的糖胖症(Diabesity),代表代谢系统已失衡,当血压升高、血管受损容易栓塞,使心脏与肾脏负荷倍增,发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风险会激增5倍,罹患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是一般人的2倍;糖胖症患者也有更高的失智、截肢与心理疾病风险。

“血糖及肥胖对健康的威胁远超过想像。”黄群耀说明,糖胖症除了加重心脏疾病风险,同时也会破坏肾脏血管内壁,损害肾脏功能形成慢性肾脏病,当心脏与肾脏功能的衰退互相影响,并加剧身体的发炎与代谢问题,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黄群耀提到,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最新指引将“血糖与体重控制”与“心肾器官保护”列为两大治疗目标,建议临床医师开立处方时,需同时考量血糖、体重及心肾风险,并优先采用具多重效益的治疗策略。

超夯减肥药“肠泌素”是什么?黄群耀进一步解释,肠泌素药物俗称瘦瘦针,这类药物原本是糖尿病治疗用药,能有效控制血糖,同时具有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与促进减重的效果,是目前能兼顾控糖减重的药物,包括下列3种:

● GLP-1肠泌素药物:除了兼顾血糖控制与减重外,还能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中风、心肌梗塞及心衰竭,风险可下降近3成;同时也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
● GLP-1/GIP肠泌素药物:目前关于心血管的临床实证文献仍待正式发表,肾脏保护方面凿未有相关研究。
● SGLT2抑制剂:可抑制肾脏葡萄糖再吸收,能同时达到降血糖、减重,并对心脏与肾脏提供保护效果。

肠泌素3种药物一表比较

“血糖与肥胖会互相影响,皆为伤害心血管、心脏健康的危险因子,但只要能控制体重、就能控制血糖,也能降低伤害器官的风险。”黄群耀补充,减重5%开始就会有健康效益,超过15%甚至有机会逆转糖尿病与脂肪肝,若能及早介入,选择合适的药物,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与死亡风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07 October 2025 13:43
Copyright.1997-2025 International Times Sdn Bhd. Kuching,Sarawak,Malaysia. Tel:(60-82)4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