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饭慢蛀牙风险高3倍 医授儿童护齿5关键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5岁的小宏在幼儿园定期接受涂氟与口腔检查时,一直未发现异常。然而,日前却出现牙痛并伴随脸颊肿胀的不适,父母遂带他就医。台北慈济医院儿童牙科医师陈默检查后发现,小宏罹患严重龋齿,且已并发蜂窝性组织炎。虽经积极治疗,最终仍不得不拔除4颗已无法补救的乳牙。

卫福部统计,1~2岁幼儿龋齿盛行率为2.31%,2~3岁上升至14.68%,而3~4岁则骤增至42.7%。陈默表示,学校帮助小孩乳牙涂氟虽有帮助,但无法取代完整的牙科检查与X光诊断,家长应该自孩子长牙后就要定期带至牙科门诊检查,勿等蛀牙恶化才就医。

陈默说明,只要长牙就有蛀牙风险,发生原因主要与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清洁照顾有关,如吃饭时间过长、进食后未即时洁牙、夜奶或半夜持续喂奶等,都会让乳牙长时间处于含糖环境中,增加蛀牙风险,其中更有研究发现,吃饭时间超过30分钟的孩子,蛀牙率提升高达3倍之多,严重恐酿蜂窝性组织炎。

陈默指出,孩子的第1颗乳牙,多在出生6~8个月时萌发,许多家长认为乳牙会自然脱落,不需要特别治疗,或认为学校涂氟即可预防蛀牙,未定期带孩子就医。但实际上,乳牙珐琅质较薄,一旦蛀牙发生,进展速度远快于恒牙,且婴幼儿无法清楚表达不适,常在牙齿严重腐蚀、甚至感染发炎后才被发现。

 

(图片 26cs05b)●X光看见孩子多颗蛀牙(红圈处均是蛀牙处)。

陈默提醒,若轻忽其严重性,影响涵盖孩子的咀嚼功能、发音构音、睡眠等生活各面向,甚至可能因为无法好好进食而导致营养不良。家长可掌握5个护齿关键,帮助避免孩子蛀牙:

·由家长协助刷牙:许多学龄前儿童尚未具备良好口腔清洁技巧,建议家长每日早晚协助孩子正确刷牙,使用1,000百万点浓度(ppm)以上的含氟牙膏并配合牙线彻底清洁,直到孩子能够独立且确实完成洁牙步骤为止。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进食时间,每餐不超过30分钟,避免让孩子养成含饭的习惯,点心定时定量,并避免选择含糖量过高的零食饮料,以降低龋齿风险。
·定期涂氟:氟化物能强化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提升对酸性环境的抵抗力。建议家长定期让孩子配合学校或带至医疗院所接受涂氟服务。研究指出,定期涂氟漆可以下降达37%的乳牙龋齿率及43%的恒牙龋齿率。
·定期至牙科检查:虽然学校会定期涂氟,但碍于环境及灯光,执行医师未必每次都能清楚检查牙齿状况,因此即使孩子没有牙痛或明显异常,也应至少每半年至专业的儿童牙科进行检查,以利及早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龋齿。
·配合额外氟化物使用:对于龋齿风险较高的孩子,可在牙医师评估下适量补充氟锭或增加其他氟化物产品之使用,强化牙齿结构,降低龋齿机率。

陈默强调,幼儿对牙痛的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须从孩子小时候就建立正确的洁牙观念,配合日常口腔保健与专业牙科照护,才能大幅降低幼儿龋齿风险,让孩子健康成长。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