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儿童机不离手易抑郁 专家:每日上限两小时

美研究儿童机不离手易抑郁 专家:每日上限两小时

电子产品普及,幼儿亦机不离手,不少家长更将手机当成电子奶嘴安抚子女。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电子屏幕产品可降低儿童及青少年的好奇心,令脾气变差。儿科医生建议家长,要与子女一起制订玩手机合约,限制使用时间,一起遵守。

美国圣地牙哥州立大学及乔治亚大学研究团队一项儿童健康数据分析研究,涉及超过4万名2至17岁儿童及青少年,了解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与行为习惯的关系。

结果发现,五岁或以下幼童若多用屏幕产品,会较容易发脾气,46%人心情兴奋后,很难冷静下来。每日平均有一小时接触屏幕产品的11至13岁儿童,约9%人对新事物失去兴趣及好奇心。青少年若每日多于七小时使用屏幕产品,比每日只有一小时使用屏幕产品的人,高出一倍风险出现焦虑症或抑郁症。

团队认为,儿童及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只有一小时,都或会降低他们的好奇心、自控能力及情绪稳定性,以及难以完成作业,建议二至五岁幼童的屏幕使用时间最好限制在一小时内,并要集中在高质素内容上,已上学的儿童及青少年使用上限最好在两小时内。

香港儿科专科医生谭婉珊称,两岁幼儿已开始玩手机,会减低他们探索外界事物的兴趣,长时间用电子产品也会刺激幼童大脑,令他们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或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外国有研究曾指出电子产品与专注力不足有关,谭估计因手机令幼童自小习惯在短时间内接收很多资讯,故当他们返回现实世界,便容易失去耐性、坐不定及难以集中精神。另外,幼童太早或太长时间玩手机,也有碍社交发展。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家长,避免让18个月以下幼儿接触屏幕产品,对于18至24个月大的儿童,家长应选择高质素的内容,并与子女一起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六岁或以上儿童,宜与家人制订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

谭建议全家人一起制订使用电子产品的合约,包括哪些时间可玩手机,一起遵守。关键是不要因过度玩手机、玩电脑,导致影响做功课、睡眠、体能活动及亲子时间。为免儿童与家长各有各玩,建议他们选择一些可共同浏览的内容。

另外不建议一家人吃饭或睡前一小时用手机,以免影响与家人的沟通及入睡;避免将手机放在子女房充电,减低小朋友想玩手机的心瘾。

家长与幼童在食肆吃饭,不想用手机当电子奶嘴其实有妙计。儿科专科医生谭婉珊建议,家长出门前携带喜欢子女的玩具,或一些小食如蒸烚番薯、粟米、西兰花等,并让幼儿自行手握食物来吃,可提升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训练手部肌肉及咀嚼能力,也可减少周围捣蛋的机会。

家长亦可就地取材设计小游戏,如在酒楼吃饭,可与幼童玩“拾纸巾”游戏。首先教他们撕碎纸巾,然后逐一放入一只杯。完成后再将杯内的纸巾碎倒出来,然后再逐一放入另一只杯,可重复游戏。谭指,撕碎纸巾的过程,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探索,当中也可训练手部小肌肉。

幼童长时间玩手机,变相减少其他活动时间,不但影响亲子关系,也妨碍他们肌肉发展,不能忽视,“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应该要到处爬,家长给手机他们看,是可以让小朋友静静的坐下,不会到处捣乱、少点危险,但代价就是不懂得爬,影响身体的肌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