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症状与流感相似 猩红热特徵为 “草莓舌”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王韵雅报导)9岁的奇奇连续多日发烧,且身体开始出现粗糙的红疹,合并有咽喉疼痛、扁桃腺红肿并化脓以及“草莓舌”症状,因此前往台北慈济医院就医。后续,医师安排咽喉培养检查,发现感染A群溶血性链球菌,确诊为猩红热,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奇奇3天退烧,红疹也逐渐退却,恢复情况良好。
台北慈济医院儿科部医师李致任指出,“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疾病,好发于5~15岁的学龄儿童,常见于冬末春初,由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相似,如喉咙痛、发烧、头痛、呕吐与腹痛等,因此容易被忽视。
李致任表示,特徵性表现包括舌头表面呈红色,并有凹凸不平的“草莓舌”、砂纸般的粗糙红疹与指尖脱皮,若未及时诊断与治疗,可能导致中耳炎、肺炎、肾丝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甚至罕见的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后果不容小觑。
猩红热如何诊断?李致任说明,医师会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必要时采咽喉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确定病因;至于治疗主要以盘尼西林(penicillin)或安莫西林(Amoxicillin)等抗生素和退烧药为主,疗程需10天,即便症状改善也必须完成疗程,避免细菌残留造成复发。
若病人对此类药物过敏,则可使用其他替代药物治疗。猩红热多数在正确治疗下可顺利痊愈,除药物外,病人须多休息并补充水分,才有助于症状缓解与康复。
目前无疫苗可预防猩红热,因此日常预防措施格外重要。李致任提醒,家长应教导孩子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毛巾等物品,并在孩子出现红疹或发烧时,及早就医检查;若已确诊猩红热,则应在服药满24小时且退烧后再外出,进而降低传染风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29 July 2025 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