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洮砚之乡”:极品石温润滑腻如婴儿肌肤

探访“中国洮砚之乡”:极品石温润滑腻如婴儿肌肤

洮砚雕刻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徐哲伏案雕刻。 洮砚雕刻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徐哲伏案雕刻。

“打磨一方好的砚台,除了挑选上乘石料之外,更要讲究雕刻技法,慢工才能出细活……”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已经从事洮砚制作近30年的手艺人徐哲自小就生长在这里,在他印象中,家庭作坊式制作洮砚一直是当地世代流传的生活常态,尤以上世纪80年代末最为鼎盛,仅仅计算徐哲所在的维新镇,彼时就有8000多人从事“洮砚生计”。

岷县素有“中国洮砚之乡”的美誉,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甘肃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甘肃洮砚以其石质温润滑腻、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称誉文坛,为历代文人所青睐,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为产于甘肃岷县和卓尼县交界处的“老坑石”,新发现的矿点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其中,极品“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

“洮砚人”徐哲雕刻完成的《红楼梦砚》。

由于家里祖辈都是“洮砚人”,耳濡目染之下,徐哲自小就熟知了从选料、制图、开塘、形制等十多道制作工序,在这期间,他看到乡邻们将精细打磨的上乘砚台摆满庭院,等着商贩上门收购,在他看来,这是传统手工艺人“等着吃饭”的生活窘境。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拜师投入洮砚行业的徐哲,一方面系统学习制作工艺,另一方面想方设法让洮砚走出去。然而,当他背起岷县传统龙凤砚走南闯北时,地方大受欢迎的洮砚却很难推销,究其原因,品牌没有走出去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洮砚存在造型单一、镂空雕饰不便存放等问题。

对此,徐哲从安徽、河北、江西等地邀请专业师傅到达岷县,在保留传统工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等要求,对岷县“洮砚人”进行工艺改良指导。经3年培训,岷县洮砚的雕刻工艺经历了从镂空、半镂空,到浮雕的全面转型,并将南北方工艺进行巧妙融合,技法精湛,市场反响良好,业内有“南端北洮”之说。

岷县洮砚艺人精细雕刻。

为顺应市场,当地洮砚制作进行了适度的机械化改良,但仍有90%的工序出自手工雕刻,通常情况下,打磨一方好的砚台,依据不同大小规格和图案造型,快则数日、慢则数年。“慢工、慢回报”导致当地手艺人数量急剧下降,绝大部分工匠迫于生计而放下刻刀,转行到收益更快的行业养家糊口。

这时的徐哲已分别完成1吨重量的《红楼梦砚》和《百龙千禧砚》,同时,他也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洮砚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在面对制作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时,徐哲开始“招兵买马”,进行洮砚制作人才培训,并且在2013年挂牌成立洮砚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每期培训人数在50人至60人之间。

截至目前,上述培训基地共培训洮砚制作师1000多人,培训课程包含认识洮砚、历史沿革、设计思想、加工流程等,参训人员既有岷县当地洮砚制作者,也有周边省市的洮砚爱好者专程“登门拜访”。

“即便如此,现在的岷县洮砚艺人规模仍然偏小,其中以中下游匠人居多,上等工匠队伍急需壮大,以便能够更好地传承岷县洮砚文化。”徐哲介绍说,岷县洮砚制作技艺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共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