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在岁月夹缝

遗留在岁月夹缝

大半辈子都离不开车仔面的一家人。 大半辈子都离不开车仔面的一家人。

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港产电影,幕幕光影中时有呈现热闹街头上,小贩推着小推车叫卖面食,蒸气袅袅升腾,配料繁多荤素俱全。确是花多眼乱。这一幕残象是香城集体回忆中的味道,记录了港地传统街头饮食文化--车仔面。

车仔面又叫嗱喳面,是从前的廉价食品。
每一道配菜看似简单,但背后工夫极多。
街坊都吃习惯了老板娘特制牛腩的味道。

木头车与面便是车仔面的缘起,其早于香城上世纪六十年代已兴起,当年大批内地移民来港,人浮于事,为了餬口,惟有从事无牌流动熟食小贩谋生。

其中有部份小贩,用木制的流动车改装成上有金属做的煮食格子、下有加热炉的移动“小厨房”,并在煮食格里分别配上面条和配料售卖面,因此便有了车仔面之称。一辆木头车大概有八格,供应不下于六款配料,最常见的不外乎鱼蛋、猪皮、猪红、萝卜、鱿鱼、甜酸斋等平民配料。

蔡太多年来放配料及调味是凭经验,没有份量可言。
老板蔡生多年前因不愿交保户费而被砍,疤痕仍在。

难为无车之炊

普遍而言,车仔面并没有特定的面种,而是凭个人喜好自由搭配,从前的面条只有幼面、粗面、米粉等,现在更多了河粉、公仔面、乌冬和米线,选择五花八门。此外,汤汁亦由清汤、腩汁等进化至咖喱汁、麻辣酱甚至干捞,食法变得多样化。随着时代变迁,车仔面已没有木头车,亦不再在街头巷尾叫卖,取而代之,不少车仔面已转型至店铺经营。

车仔面的汤底十分重要,要足料熬数小时。
炸鸡腿亦是新加菜式,迎合年轻人口味。

经营了三十余载的显径车仔面,正是代表之一。八十年代初,蔡氏夫妇俩为了餬口,推着木头车仔面档沿街贩卖,生活艰难:“当时走鬼,我们一定不会藏在花槽,因为花槽有好多蚊子,咬到手脚红肿。”对于小贩档最头痛的莫过于丢失生财工具─木头车,主因可能是被充公,或是在“走鬼”期间无暇顾及,相信蔡氏夫妇对此亦习以为常,蔡先生说得淡淡然:“手推车没了就惟有自己重新再造,不然还能怎样?”毕竟,丢车事小,丢掉性命却重于泰山。

那个年头,街头小贩还面对另一个困难,便是黑帮社团成员要求付保护费,俗称“收陀地”,蔡先生便曾经因拒绝缴费而遭黑帮拔刀追斩,街头刀光剑影血花四溅,那些年的英雄往绩化成手臂上的数寸长疤痕,磨不掉,灭不去:“当时连家里开饭都没钱,又多小孩,哪有多余钱给黑社会。之后,我就进了医院,真的吓死太太。”黑暗岁月,时势迫人,不一定存在着拯救世人的英雄,却有敢于为爱挺身而出的升斗小民。

葱油脆蛋饭是Ronnie新加菜式,十分香口。
小店下午人客较少,愈夜愈热闹。

美味引人垂涎

随着香港经济水平日渐提升,港人生活质素和食物卫生要求也日益提高。蔡氏夫妇也在几年后入店铺,蔡太记得那是一九八八年,从此便一家人扎根于此,她忆述:“当时捱得好辛苦,样样东西都是亲力亲为,一来没请员工,二来都难做,因为以前没上网,人客不容易知道我们搬了,找来找去才知道我们进了这间店。经营了一段时间,越来越多客人再光顾,生意才越做越旺。”掌厨的蔡太一手包办车仔面所有配菜,她认为每款菜式都不难烹调,可是,如何拿捏客人的口味才是最花心思,当中最受客人青睐的招牌菜便是猪肠等卤水料。时至今日,他们仍是使用新鲜猪肠制作,口口鲜味难怪让客人不禁再三细尝,卤猪肠亦正正是其二女儿Ronnie最爱的配菜。

Ronnie虽然是女生,但粗重工夫照做。
两母女虽然经常吵架,但其实都很疼爱对方。

蔡太指最初大女儿曾来店铺帮忙,但是她怕辛苦没有假期休息,索性出外打工,认为至少有时间放假,原以为面档后继无人,恰巧Ronnie对经营面档充满兴趣,便顺理成章交棒。Ronnie原是从事金融行业,但舍不得面档因无人继承而结业,在她孩提时代的记忆中,经常都会跟爸妈去开档,父母亲工作时,她与兄弟姊妹便在花槽草丛中嬉戏,甚至全身污迹斑斑,她语带哽咽:“我们几兄弟姊妹都知道阿爸阿妈辛苦,面档陪伴我们几兄弟姊妹长大,我真的好希望家业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能够将这种味道保存下去。”

Ronnie(左)跟员工都有商有量,感情不错。
位于大围上径口村的显径车仔面。

母女唇枪舌剑

Ronnie与妈妈在经营面档的方针上存在颇大的分歧,母女二人曾因此闹得不可开交。蔡太主张沿用传统之法,不求创新,只望投客人所好,“这里的客人全部都是街坊,他们吃开就是喜欢这个味道,甚至有些客人好厉害,他们认得不同的味道,知道是另一个人煮。我曾经和他讲,照足我的方法去做,对于你来讲可能不一定是最适合,要变都不好转变得太大,比如焖牛腩,一定要跟足我教的方法去做,因为街坊吃惯了这种味道。”蔡太所谓制作牛腩之法,工序主要是将牛腩汆水之后下柱侯酱,然后再放姜、卤水料等一齐焖煮约两个小时,调味亦是核心步骤,处理得当如锦上添花,教导女儿的过程中,蔡太最怕女儿细问当中的份量,“我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煮,一是你就旁边看着,然后再秤料。”Ronnie则与时并进,锐意与时代接轨,注入新元素,然而新改变却要跨过重重关卡,她形容每次作出转变犹如打仗,曾经与母亲屡次吵架,然后无数次协调,“试推的时候客人反应正面,才可以正式通过,和放在餐牌上,不是说改就改。加入了年轻人喜欢吃的溏心蛋、瑞士鸡翼、大大块的炸鸡腿。还有,一系列的饭餐之前是没有的,后来有客人来问有没有饭好吃,就决定新加。”饭当中加入葱油,香气扑鼻引人垂涎欲滴,油饭上放有边缘煎得香口的太阳蛋,还有淋面的自家制作豉油酱料。新未必不如旧,旧亦非无是处,拿捏立新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是一种艺术。

目前,Ronnie已经正式接手面档,蔡太劳碌一辈子,却没有半刻想到退休,只望继续与街坊见一见面,聊一聊天,她与街坊熟稔彷佛是一家人,相熟老顾主关心其女儿,看不着,更会关心其近况。面对疫情,对车仔面有着情意结的Ronnie甘愿一直支撑下去,“多得街坊支持,我们才可以做到现在,开了三十年面档,不舍得关门大吉。车仔面档养大我们,没车仔面档就没有我。”早已长大成人,看着母亲的双眸,顷刻流露了点点稚气。 

Last modified onSaturday, 18 July 2020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