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一家三代林海哨兵 接力呵护青山一片

尖子岭瞭望台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萌渚岭群山之巅,这里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10多公里。1978年,年仅19岁的余锦柱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林海哨兵”的接力棒,开始在海拔1400多米的尖子岭瞭望台工作。如今,60岁的余锦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儿子余宏亮又将接替父辈的工作,继续守护这片青山。

据余锦柱回忆,70年前,父亲余德明来到尖子岭瞭望台担任护林员,在岗的30年里,余德明翻越了管护区70多座高山,3000多条峡谷,踏遍了50多万亩林区。创造了23年火警报告无差错纪录,余德明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林业劳模。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架高倍望远镜,一对水桶,一口吊锅,一台小型发电机和一台收音机,便是余锦柱在尖子岭瞭望台的全部家当。

余锦柱表示,在瞭望台上最艰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喝水,生活用水短缺的问题最艰难,都是要从几公里外的山脚下挑上山,最难熬的就是在夏季工作的时候,因为都是一个人在瞭望台上坚守岗位,没人跟自己说一句话,所以有时候会走出去看看,听听收音机。

因为交通不便,有时几个月余锦柱才会下趟山。每次下山都需要步行10多公里的“羊肠”山路,生活物资只能靠手提肩扛,通讯也只能靠对讲机联络。余锦柱告诉记者,曾有6次对讲机出了问题,在发生火警时,余锦柱在陡峭不平的山路上跑步前往10多公里外的水口镇报火警,每每被摔得遍体鳞伤。

余锦柱称,他在工作中会观察烧土的烟,冒火灰的烟,失火的烟,一般上都要能够辨别出来,辨别不出来就不适合这项工作,那防火的相关工作就开展不下去。

因为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加之瞭望台所处的海拔较高,雷电时常会“光临”这里。余锦柱说,山上的住所曾雷电被击毁一角,自己也曾被雷电击倒4次,与死神有过多次亲密接触。而平日里,附近也常有毒蛇出没,余锦柱也多次被毒蛇咬伤四次,幸好他懂得蛇伤治疗,才得以度过劫难。

据了解,即将退休的余锦柱已在瞭望台工作了41年。2016年,儿子余宏亮从广州回到了江华县尖子岭,接过了父亲手里沉重的“接力棒”。他向记者表示,还有很多护林知识需要学习,自己也将尽心完成父辈的嘱托,尽快去熟悉守林业务,更好地观察火情,努力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