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果做义工教老人跳舞 强势弱者唐宝宝
-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唐氏综合症,一般是不幸的代名词。因先天染色体缺陷,患者不但智力受影响,还会患上各种并发症,寿命也较一般人短。偏偏有人说,他们是最纯真、最快乐的人。
思乐是唐氏综合症患者,有轻度智障,人如其名,24岁的他总是很快乐:他从没有失眠问题,一摊上床就能倒头入睡;与天下的孩子一样,他都喜欢吃快餐店的垃圾食物,即使肠胃炎也照吃不误。他还很喜欢跳舞,音乐一响,举手投足都自信有力。讲起跳舞,思乐说:“我对自己非常满意!”他的妈妈(Eunice)也说:“他越跳越开心,跳舞时充满自信。看到他跳舞,我都感染到他的开心。”
舞蹈家带团 特殊人士教跳舞
第一次见思乐,他正准备与Eunice及“心飞舞团”的团友到老人院做义工,教跳舞。心飞舞团由王廷琳(Andy)于2000年创办,并由特殊人士组成。
.jpg)
52岁的Andy曾三次获香港舞蹈联盟舞蹈年奖,更是首位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艺术成就奖的舞蹈家。近年他退下舞台,不再追求一秒迸发的光芒,“而是每一分钟、每个时刻,都把所有东西连结在一起,令这个世界更加大。”他带学员探访不同地方,又逢周三带他们到老人院教跳舞,“把一班有需要照顾的人带进去,让老人家看见他们,之后老人家就开始期望周三,所有事都是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
跟Andy透过电话联络时,他说话总是冷冰冰的,见面时亦冷冷淡淡,搬来椅子指一指就示意记者坐下,温暖都藏在心内。当见到老人家围坐一起,他笑着俯身逐一向其握手问好;教跳舞时,一见学生神色不对,他立即关切问候,拿出椅子让其休息。
思乐10年前加入舞团,现在他除了是Andy的学生,更是他的助教、他的知己。Andy笑说:“他很有交代、很准时,还会早45分钟到地铁站等我。”他大笑道:“你叫我如何处理?于是我会带他去吃早餐,这种关系令我们变得亦师亦友。”
现在Andy还会为思乐改错字,教他用标点符号,Andy说:“这也要教,很难啊!”听着听着,思乐笑了,走过来搭着Andy肩膀,表示跟着Andy教老人家跳舞,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思乐发音不清楚,又有他独特的字词组合,但Andy说:“你要抽取,把他们表达的内容抽取出来重新组合。当你真正知道他的需要和明白他,他就好像一个知己朋友一样。”
生命受限制 不完美但美好
Andy常说学生才是他的老师,全因他们面对生命的限制,从不抱怨。在他眼中,学生的舞蹈未必美丽,但全都美好。美好源于不完美、源于无添加、源于真实、源于动人心弦。他认为思乐是很好的舞者,“思乐基本上很有自信,从不怯场。跳得好的舞者,见到其他舞者跳得不够好,就会有不够搭档、无法同行的感觉。但思乐会把自己最好一面放出来,鼓励别人,令四周的人都想跟他一起跳。”
.jpg)
Eunice也说:“第一次见Andy老师,他对我说‘恭喜你!你有个这么有音乐感的儿子’,初时以为老师都会这样安慰家长,但后来我见到,不是喔,他好像真的懂得跳,不是随便摆动。”
Eunice今年六十,近两年退休后才开始与思乐学跳舞、做义工。因思乐一岁时曾患血癌,接受过化疗,于是Eunice便为思乐报读各种兴趣班,如跑步、草地滚球、跳舞、扒龙舟,希望他多做运动,强身健体,“以前要上班,所有活动都是儿子自己去,或者我带他上课后便离开,故一直不太清楚他参加活动的情况。”在Andy鼓励下,她开始与思乐一起上跳舞课,又一起做义工。
老人院内,思乐跟着Andy逐一向老人家问好,音乐响起,他捉着婆婆的手一起舞动,又与她聊天,帮她按摩,Eunice一直在旁。她说:“我从没想过我的退休生活会这么开心、这么有意义。”
回想第一次跟思乐做义工,Eunice见到儿子与老人家聊天、跳舞,全都自动自觉。她当时便想,“这样也行?儿子竟然懂得做这些事。他居然可以令老人家开心,带欢乐给别人。”
与母练舞 鼓励“慢慢学”
最令Eunice意想不到的,是思乐除了跳得,还可以教她跳舞。思乐一脸老成地说:“我要教妈妈跳舞,都很开心。要多练习跳舞,所以我们都会晚晚练习。”Eunice解释:“因上课时我不懂跳。我说:‘不行,好难啊,儿子,我要放弃啦。’他说:‘你慢慢学啦,不要要。’他竟然倒过来安慰我。”
在不少人眼中,唐氏综合症患者始终是弱者,是受人照顾的一群。但Eunice说:“原来不是所有事都要我教儿子,有时他可以倒过头来教我……每个拍子、动作,都可以清晰地教我。”
她也说:“老师说得对,我要多跟儿子一起。否则我根本不知他做到些甚么。”
除了跳舞,思乐还参加过中区扶轮社的“跑去你屋企”计划,与妈妈、义工一同练习跑步。他最后不但成功跑毕4.8公里,活动结束后还参加特殊马拉松iRun。记者问思乐,他喜欢与义工姐姐跑步,还是和妈妈一起跑步?他不假思索答:“义工姐姐。”思乐解释:“因为妈妈跑得很慢。”有多慢?他随即慢速挥动双手佯装跑步,说:“慢啊,就像这样,慢吞吞。”
“是啊,他常常都说妈妈跑得很慢。”Eunice笑说。“我以前从不跑步,为了儿子才开始跑。思乐以前也不喜欢跑步,因为他跑得慢,常落后于人。不过有义工陪他练跑,才慢慢培养到他的兴趣。”
记者请思乐母子和中区扶轮社前社长兼陪跑义工李烱楠(Kenny)带领下一同练跑,只见思乐跑步时展开双手作展翅状,每次跑到镜头前,还刻意把脸庞凑近,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Eunice说:“他的优点是永远都很开心,令身边的人都很开心。”忆苦思甜,她记得当初思乐出生前,医生告诉她孩子有唐氏综合症,那刻如像晴天霹雳;她曾不敢告诉朋友,亦想过放弃思乐,但医生说:“他始终是你的儿子。”Eunice的泪水霎时泛满眼眶,她说:“幸好我没这样做,不然我会后悔。原来思乐会带给我那么多快乐,他不是我的负担。”
.jpg)
知母亲辛苦 “希望安慰妈妈”
思乐这个名字,是思乐爸爸得悉儿子患病后改的,希望思乐一生都开开心心。离开运动场时,思乐与Eunice手拖着手。谈笑间,Eunice笑指思乐最爱漂亮的义工姐姐,冷不防思乐冒出一句:“妈妈是巫婆来的。”众人大惊,继而大笑。那他认为妈妈漂亮吗?他突然见腆起来,小声地说:“少少靓。”
纵然思乐说妈妈跳舞不及他,又取笑妈妈跑得慢,但他其实很疼妈妈。访问期间,他总会把握机会,诉说他对舞蹈、对Andy老师、对妈妈的看法。记者从字词中拼凑,依稀意会到思乐说:“妈妈要做家务,又要帮我收拾东西,又要带我上美术班。希望我能安慰妈妈,令她之后都开心、满足。”正如Andy所说,就算不了解他语句中的意思,只要用心,就能听懂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