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窗口

犀鸟情思 / 中国驻古晋前总领事 吴德广

砂劳越博物馆是东南亚最著名的博物馆,也是享誉国际的博物馆,是人类文明重要窗口之一,同属人类历史宝库中的瑰宝。岁月的车轮在历史中流转,博物馆的 每件展品无不留下砂劳越历史、文化痕迹。砂劳越博物馆被视为研究婆罗洲历史的中心,被称为砂劳越的文化宝库,当之无愧值得骄傲、自豪。

这座博物馆离古晋闹市中心不远,在古晋独立广场一侧碧草绿茵山坡上。这座古色古香的屋宇看起来宏伟堂皇,周围环境很美。

历史悠久是其特点之一。据砂劳越史书记载,早在1878年砂劳越第二代统治者——拉者·查尔士就计划兴建砂劳越博物馆,1886年他利用布洛克罗在拉让地区采集的研究标本作为博物馆展品,从此逐渐扩大。1891年砂劳越博物馆正式建立,当 时的砂劳越国王拉者查尔士·布洛克为博物馆开幕剪彩。博物馆几度维修,改建、 扩建,自1891年至今,百余年的岁月流逝,博物馆不断扩大充实,形成今天博物馆规模。

对于砂劳越来说,百余年的历史是十分漫长的;因为它经历殖民时代,日本入侵时期,1963年砂劳越加入马来西亚时期……时代变迁,博物馆幸免破坏,较完整保存下来,且不断扩大,这说明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是其特点之二。博物馆所收藏的展品和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博物馆分为自然、历史、人类文化学、考古、古董、展览和教育、档案和参考图书馆等部分, 展品包罗万象。该馆除大量收藏了婆罗洲历史和文物外,还收藏大量艺术雕刻品、 艺术品、各种贝壳、印刷机等,也大量收集了婆罗洲的动物群和植物群标本,有哺 乳动物、鸟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等标本,如各种犀鸟、蛇类、蝴蝶等,热带雨 林的各种植物标本应有尽有,共约必万多件。单就出土文物以及陶瓷器来说,就有 三千多件。展品中还有中国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出土陶瓷器,这说明历史上婆罗洲与中国源远流长的联系,友好往来。

档案和图书馆部分收藏了婆罗洲各时期的文件和宪报,还有历史书籍数万册。据说,1860年以后砂劳越宪报和政府宪报,1946年以后政府各部门、地方议会和法定机构的研究档案和资料均可随手查到。

具有民族特色的展品引人入胜。在馆里参观者可看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大型展品。如长屋、高脚屋、独特圆形会堂、精美木刻门楼,用竹子、盐木、亚答叶为材料建成的建筑物和大模型……充分反应伊班族、马来族,比达友,内陆民族等民族原始的居住环境,显示了砂劳越土著民族的特征和传统习俗。

展品中,一件尤其引人注目,那是土著族群的古坟——木柱坟墓。

据说木柱坟墓已有150年的历史,木柱顶端的大木盒里装有死者的遗骨。是1920年从拉让江上游的地区移至博物馆展出的。木柱坟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坟墓截然不 同,前者是遗骨悬空,后者是遗骨埋地,造形有异,安置之处不同,表示世界上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葬礼风俗,但都以此表示后人对先人之尊敬和怀念。

博物馆研究人员孜孜不倦从事研究工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在砂劳越河三角洲发现的出土瓷器、金饰、珠链等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获得众多学者的好评。他们还参与尼亚石洞的考古研究,发现尼亚石洞在四 万年前便有人类居住的遗迹,他们对研究婆罗洲人类文明史作出了贡献。

砂劳越古晋博物馆闻名遐迩,已成为砂劳越洲旅游重点项目之一,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它在砂劳越无烟囱工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往砂劳越古晋访问的中国客人,只要时间允许,他们从不错过参观砂劳越博 物馆的机会,他们常常乘兴前往,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