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答街望族篇】田考家族③ 田家大房人才辈出
- 登载于 小城故事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坐拥实加玛和朋岭广安园的大片地产,田考大房儿孙家声显赫,枝叶茂盛,虽然在这百年来,大部分的地产已被脱售,但可喜的是家族中人才辈出,既有医生又出了律师,依旧光耀着此一大家族的门楣。
传奇大亨田考与古晋的元配夫人蔡莲共留下六房儿子,大少田祈福(1861—1913)出生时,正值田考奋身开创他的事业之际,也许正因为这样,便给长子取了个寓意深长的好名字——祈福。
少年时在古晋念了几年书的田祈福,十几岁时,便进入父亲所创的“振安号”学习经商之道,并在田老于50几岁返乡养老后,按部就班的与弟弟田祈顺等人接掌了家族生意,继续为这家当时号称古晋最大商行之一的公司领航。
生在大富之家的田祈福,物资生活相当的优渥,生前娶有4房妻妾,还凭捐官的管道,获得清朝封赐“功名”,他在谢世前,把名下位于实加玛、朋岭路和广安园的地产,分赠予各房妻室的儿女承继。
田祈福的元配夫人沈红鲟与儿女,分得实加玛路的大片地产,相传当年这房人所握有的地产,几乎涵盖了整个实加玛地区,而她除了把土地分租予人外,也在晚年于福州第二路盖了间斋堂——益生堂,还把周围不下10亩的地段划予了斋堂做收租用途。
由田家所设的“益生堂”,与古晋林华山和众善堂同出一师门,皆属“儒门修道”一脉,拜的是佛、道教的众神佛,且由专门的斋姑打理神事,也收留了一些孤苦的妇孺,而吃长斋的田祈福夫人,也住进了斋堂上香礼佛。
大房夫人沈红鲟,为丈夫生下了一对儿女,即田文通与田庆娥,自小受英文教育的田考家族第三代长孙田文通,在父亲祈福于1913年仙逝后,便进入家族的振安公司管理层,同时协助母亲沈氏管理家产,年长后娶妻何香兰,育有3男3女。
船难夺六命
20世纪初,古晋福建社群的两大家族,首推田考家族与王长水家族,而这两大门阀间,不仅财力相当,且又建立有相互通婚的秦晋之好,所以关系颇为密切,当中田文通,更与王长水的儿子王炎兴与王汉福等结为莫逆之交,然而没想到这三位名门第三,却在一场船难中全部葬身怒海。
王炎兴与王汉福是华人总侨长王长水第五和第六的儿子,他们生前与田考的孙子田文通交情极好,经常结伴出海垂钓,1923年的圣诞节前夕,王家五少炎兴和六少汉福,约了挚友田文通、林瑞钦医生、刘明元和阿明等六人,开着王长水所拥有的游艇,欢欢喜喜的到王家于巴哥国家的别墅度假。
这六名青年在12月26日,再开着摩多游艇从巴哥国家到伦乐丹绒波附近的“拉吉岛”垂钓,谁料到天有不测的风云,他们在归途中遇上了大风浪,游艇引擎也在这紧急节骨眼上“死火”,结果一个浪头把游艇打翻,船上的六名青年全部罹难。
丈夫英年早逝,田文通的遗孀何香兰,只得强咬牙龈当上了女当家,和丈夫遗下的六名子女相依为命的生活下来。
中年守寡的何香兰,是位相当能干的妇女,当年她与子女全聚居在实加玛路的一栋双层“大屋”内,这栋田家的老祖厝迄今尚保留在原处,产权归何氏孙子田家寿所有。
上世纪30年代的昔加玛,到处尽是浓荫遮日的橡胶芭,当中也零星的散居着一些诏安籍养猪户,他们的用地清一色是向田家大房租来的,老一辈人回忆称,当时的租金,每个月约1到2元之间,但尽管如此,由于租户大都很贫穷,很多就连此区区之数也还不起,所幸能获得地主田家,尤其是老祖母何氏的体谅,没有强行收租或迫迁的事件发生,所以旧租户们对田家老祖母极其的尊敬与爱戴。
何氏与家婆沈红鲟一样,都是典型的传统华人妇女,以相夫教子为己任,节俭持家,把家族内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算是当年延续田家大房儿孙的一位核心人物。
借地兴办学堂
同样的她也是位吃长素的虔诚信女,不仅继续给予当年家婆所建的“益生堂”经济支援,且还很慷慨的借出了私人地段来兴办学堂,原来在1930年时,居住在实加玛路、朋岭路与诏安路的有识同乡,见到市内各属乡会都先后办了各自的小学,于是也倡议兴办“启智学校”,以方便同乡子弟受教育。
要办学校就必须要有适当的地段,在同乡提出要求后,田文通夫人何氏即答应免费借出实加玛路与朋岭路交接处,丰隆银行对面的私家地段来让同乡兴学,于是“启智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中华小学第五校,就这样在实加玛开课,且在此一呆就长达30多年,直至60年代搬到诏安路的现址为止。
于海难中丧生的田文通,遗下3位儿子田石水、田石泉和田石笋,以及3位女儿,长子田石水(1903—1991)管理家族生意,亦娶有四房妻妾,即元配妻子沈锡仪,二房林观凤、沈氏和阿珍,膝下也育有3名儿子家赐、家寿、家明,与4位女儿,当中一名女儿田坤显曾在五小执教,而在实加玛的老祖厝则由石水的次子田家寿所持有。
文通的次郎田石泉(1907—1992)与妻子何氏共育有9男1女,男丁计有田家豪、家悌、家栋、家欣、家禄、家宝、坤德、家兴和家庆,此一房人不仅子嗣颇众,且对律师业情有独衷,一房人中便有5位是执业律师。
三子田石笋(1910—1997)和妻子张金英,也不遑多让,共生有3名儿子,即田明和、长和与家和,当中田长和为本市著名的执业医生,在海唇街设立诊所悬壶济世,而提到田石笋,“老实加玛”就会联想到由他与其姐夫林朱乔所创的“长和火较”。
长和火较
2004年时,已86岁高龄的林朱乔接受我访问时说,他在18岁(约1928年)从诏安南来古晋,先是在华人总侨长王长水的土产公司内担任会计,且经媒人的介绍,娶了田文通的女儿田石华为妻,两人共育有廷祥、廷元和廷安3名儿子及7个女儿。
1946年日本投降后,他便与妻舅田石笋合资购买下现在实加玛油站隔邻的地段,并开设了“长和火较”生产椰油,回忆创业之初的状况时,林老笑称当时他们的油较是采用半手工制作,工作相当辛苦,不过利润却极高。
林老回忆称,战后其火较的椰干原料是来自印尼,每担(100斤)只是7、8元,但在加工提炼成椰油后,每担可卖到40元,既使是提炼后的椰渣,也能以每担18元的价码,卖予农家当饲料来蓄养猪、鸭,所以长和火较录得很好的业绩,并在不断扩充厂房与购置新的生产机器下,长和火较曾经在此一业界领尽风骚。
后来椰干的供应量越来越少,长和火较也兼营较米的业务,如此时光一晃便半个世纪,火较的厂房后来也搬迁到拿督阿都拉欣路,直至90年代发生火患后才正式歇业。
说回田考大房这一脉人,田石水、石泉和石笋三兄弟虽已先后辞世,但他们这房人昔日所拥有,位于实加玛路与朋岭路交接处的大片地产,如今依旧握在他们儿孙的手中。
此外,田祈福当年名下所拥有的地产,还包括了整个广安园,以及一中岭下面积极广的地段,它们后来皆被分配予他的3房妻妾与子女,即二太太王氏、三太太陈氏与四妾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