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吉他”--沙贝 弹奏出热带雨林的声音
- 登载于 小城故事
被喻为砂拉越最典型的乐器--沙贝(Sape),本着音色的美妙动听,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注意,并逐渐吸引了我国的年轻一代。
这种属于砂拉越原住民的古老乐器,近年来也常出现在任何推广马来西亚国家旅游的展示会上。
沙贝,是广泛流传于砂拉越内陆的传统弹拨乐器。沙贝琴外表与华乐乐器中的琵琶和现代的吉他有些相似,已经流传近200年的历史,为犀鸟之乡奏起了无数美妙的乐章,成为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其中一大特色。
沙贝琴的制作是以单一的一块木头雕刻而成,而现代的沙贝琴的尺寸大约为一米左右。在制作沙贝琴的过程中,不少制琴师傅或工匠也会将富有婆罗洲民族特色的图腾或图案彩绘在沙贝琴的琴板面上,让这本地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更具特色,因此也有人称沙贝琴为“婆罗洲吉他”。
早期沙贝琴的弦线是以硕莪树的纤维制作而成,为了达到更好的音色与音量效果,现在已经改为尼龙丝或钢弦使用。
根据资料显示,传统上沙贝琴一般上有四条弦,并从低音按C-A-C-F定弦排列。沙贝琴与吉他或三弦一样,以左手按弦位置不同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阶。
无独有偶,沙贝琴音乐包括砂拉越音乐或婆罗洲音乐与传统中国古乐非常相似,都以全音或五声音阶为主,半音很少出现。

沙贝琴广泛的运用在婆罗洲少数民族文化与音乐里。通常情况下,沙贝是在盘腿坐在地板上时演奏的,用于陪伴舞蹈,其中著名的舞蹈包括了“Datun Julud” 和 “Ngajat”,当然更少不了欢庆农作物丰收的丰收节(Hari Gawai)上使用。
据悉,当用于舞蹈时,通常使用两个调谐到不同寄存器(低和高)的沙贝。 虽然沙贝是一种独奏乐器,但它偶尔会与其他乐器相互搭配,如jatung ulang(木制木琴)和keluai(口琴),而沙贝的音乐是主题,往往是梦想的启发。
沙贝琴以拇指拨奏,并只使用一弦作为演奏主旋律使用,而其他的弦线则作为伴奏与丰富乐曲使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沙贝琴越来越受到国际音乐家的重视,演奏技术也不断提升且丰富,同时也能融合进入现代或流行音乐里。
无论是听过沙贝琴音乐或者第一次听沙贝琴音乐的朋友,应该很少会有不喜欢的。沙贝琴音色美妙动听,悠扬悦耳;那是一种来自热带雨林的声音,和谐宁静,天然木头与琴弦共振出来的天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