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剩50%也没症状 6种人快检查

肾功能剩50%也没症状 6种人快检查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在全球盛行率高达10%以上,影响超过8亿人的肾脏健康与并发症死亡率 。同时,慢性肾脏病更是造成洗肾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肾脏病早期绝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导致及早诊断与治疗的难度增加,更造成社会医疗的沉重负担。

根据美国疾病管制署(CDC)公布之统计数据,约有90%罹患慢性肾脏病的成年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肾脏功能异常 ,对于无症状者采取积极的肾功能检查,是否能进一步提高慢性肾脏病防治,减少进展至末期肾脏病(ESRD)的风险?

一项由史丹佛大学主导的研究发现 ,如果将慢性肾脏病筛检年龄提早至55岁,总医疗支出成本将下降约1万美元,且健康生命年(healthy life-year)可从12.61年提高为12.72年,需要进行透析或肾脏移植的比例则下降0.29%。该研究认为鼓励35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慢性肾脏病筛检具有经济效益,并能在CKD进展为严重尿毒症之前得到更早的妥善治疗。

根据《台湾慢性肾脏病临床诊疗指引更新版》 ,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肾丝球肾炎及高血压。CKD盛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与当代社会型态因素有关,包括人口老化、糖尿病与高血压比例持续增加,而脑中风及心肌梗塞治疗的进步减少并发症死亡率。

肾脏是全身储备代偿能力最强的器官,即使肾功能只剩50%时,患者多半没有明显症状。另外,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相对严谨,必须符合以下表现任一项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包括:GFR(肾丝球过滤率)小于60;尿液出现微白蛋白尿;尿液检查出现异常沉积物;影像学检查发现结构异常或肾脏组织学异常;肾小管疾病;肾脏移植病史。

由于早期肾脏病阶段无特别徵兆,当出现新发生高血压、新发生水肿现象、眼睛周围肿胀或浮肿,或是尿液检查发现白蛋白尿等情况。严重的肾功能不足亦可能引发手足麻木等周边神经病变,或是因为贫血而出现气色不佳、疲倦,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心脏衰竭及肺水肿现象。

一般民众普遍缺乏对慢性肾脏病的认知,目前相关指引的建议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泌尿道系统构造异常、自体免疫疾病(可能侵犯肾脏者)、家族肾脏病史等族群,应进行慢性肾脏病筛检,尤其台湾糖尿病人口已超过200万人,及早筛检慢性肾脏病相关指标具有重大保健效益,目前建议第二型糖尿病在初诊断及往后每一年应检查一次肾丝球过滤率及蛋白尿。

早期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通常会连同合并病治疗控制,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可以考虑使用的药物包括血管张力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加压素II受体阻断剂、Carbon adsorbent 碳吸附剂、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部份研究显示对非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族群给予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能降低48%的死亡率风险 。有第二型糖尿病的肾脏病患者则可考虑使用GLP-1针剂。另外,则要严格掌握消炎止痛药物、降尿酸药物、抗生素及显影剂等使用,避免增加肾脏恶化机率。

在饮食方面,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少尿毒症状、控制血磷、血钾、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减少尿蛋白量而减缓肾功能恶化,并多选择高生物价值蛋白质如黄豆类(植物性蛋白质)、鱼类、蛋类、肉类(动物性蛋白质)。更重要的是谘询营养师评估后,设定个人化的饮食调整方式,避免发生蛋白质-能量损耗(protein-energy wasting,简称 PEW)。

另外,虽然科学证据未证明运动能够直接改善肾功能或蛋白尿,但适当运动有助于血糖、血压调节,增加肌肉量与心肺功能,进而改善血糖波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根据《慢性肾脏病的糖尿病处置临床指引》,建议慢性肾脏病人每周应维持150分钟运动量并减少久坐时间,同时也建议纳入肌肉强化等阻力训练。

Last modified onThursday, 25 January 2024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