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印尼在学汉语的人估计有120至15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7亿之0.5%
- 登载于 时评/专栏
印尼三语学校协会主席、普华基金主席陈友明表示,印尼基础教育三种教育体系,即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公立(政府学校)和私立学校、伊斯兰教育体系,伊斯兰教学校和习经院;国际教育体系,对外合作学校(SPK验),大都是私立学校;
- 印尼学校中文课程的教学情况
1998年苏哈托总统退位,华文教育得以复苏。印尼政府从2000年开始正式管辖汉语教育,2001年5月印尼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在雅加达签署在印尼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协议书,2001年8月文教部正式允许开办汉语教育。
- 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主要是全日制三语学校和部分国际合作学校。
- 国际(合作)学校(SPK学校):至2022年共有685单位, 约30%国际合作学校有中文课, 学生大约50000名. 三语学校其中多间也已办成国际(合作) 学校/SPK。三语学校,全印尼计有80-100间学校(含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小规模平均1000人/间约有80000-100000人。
- 3.2022年印尼全日制(基础教育)学校数量:21,9195间,学生数量24330000名。全日刺学校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大约为1069间,学生约592000名。4.
- 印尼有孔子学院8所,设立汉语专业的高校将近40所,学生估计有15000名(疫情之前数据),中国成为印尼留学生第一目的国。5.
- 汉语补习班不胜数,但因印尼网站没有相关数据,大多数补习班也沒有办学准字,故无法准确统计,推断全印尼汉语补习班的在学人数估计有50万人。
全印尼在学汉语的人估计有120-15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7亿之0.5%)。陈友明是出席2023年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时分享上述报告。
- 展望和建议
(一) 华文三语学校,现已遍及全国主要城镇。秉持“有教无类”, “学而优则仕” 的教育理念,三语学校已经成为印尼教育线上独具中国特色的、融入国家教育体系的、文化多元的现代化华校,普遍受到各地社会民众的赞许和青睐;各级政府部门也给予肯定、认可和支持。三语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除了科学知识和国文(印尼文),还掌握了中文和英文,无疑对学生的毕业升造开辟了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更为广阔的前景和路径。三语学校的学生经过了十多年华文教育的熏陶,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于祖籍国的了解和向往更深厚;中国梦--到中国留学成了大多数三语生的求学追求。(譬如本人管理的普华三语学校,已有117年校龄的老华校,2006年复办三语学校以后已经培养出了6届高中毕业生,除了疫情有些耽搁,每年都有约30%毕业生到中国升造,今年更有多位考入清华、南大、天大、港大、暨大等中国及印尼大学等国立顶尖大学)。
印尼三语学校的办学实践应该是成功的,证明它是现代形势下多元的国别开展华文教育最好的办学模式。但我们的困难和问题也是很大的,教学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议:我们希望华文教育能够有自己的课程和标准体系。建议侨办旗下高校机构能够创建完整的从课纲、教纲、教材、教案、教学法、评测法(华测?HSK?)的课程和标准体系。
(二)中国和印尼是全面战略伙伴。中国连续12年成为印尼及东南亚笫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投资来源国;疫情前中国是印尼的第一大旅游来源国,第一大印尼学生留学目的国。将来印尼和中国两国人员往来会逐年增多,需要更多的华语人才;华语从业人员薪资待遇优厚,高出普通工资2、3倍,汉语成为印尼民众学习的热门语种势在必然。这就给中文教育提供了极好的办学契机;在这方面我们提议中国的企业家、中国商会能提供合作,探索开办职场学校或培训机构,把它产业化。印尼职场有75000000人口,估计现有1500000人在学习中文。汉语产业市场在印尼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最后我们建议中国侨办、教育部和教育机会加大力度支持海外国际华文教育的开展;建议各位专家学者把目光投放到海外的中文教育研究,面向各国本土实践,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转型发展。创造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使中文成为第二大国际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