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没警觉? 医:7指标 “中1个” 就是高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没警觉? 医:7指标 “中1个” 就是高骨折风险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综合报导)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无声的疾病”,虽然一般民众普遍认知度高,却鲜少主动筛检,更对骨折风险毫无警觉;直到意外跌倒骨折就医,才发现已罹患骨质疏松症,严重更可能导致失能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依国民健康署调查显示,65岁以上银发族,骨质疏松症为常见慢性病第4名,且伴随年纪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

成功大学附设医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为表示:“全台约有130万名民众罹患骨质疏松症,仅有20至30万人接受骨松治疗。建议极高骨折风险族群,要具备先促进骨质生成以提升骨质密度、再减少骨质流失的观念,配合持续回诊接受治疗,让自己可以保有行动力自在生活,远离骨折风险。”

根据2021年台湾成人骨质疏松症防治之共识及指引,若骨质疏松症患者符合下述其中一个条件,则为极高骨折风险族群:

● 骨密度T值低于-3.0
● 最近12个月内发生骨松性骨折
● 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仍发生骨折
● 有多发性骨松性骨折
● 服用对骨骼损伤药物发生骨折,如长期类固醇
● 跌倒风险高或有伤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
● FRAX骨折风险极高患者,如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30%、髋关节骨折风险〉4.5%
(注:FRAX为世界卫生组织所开发的骨折风险评估计算公式,线上计算请见连结)

戴大为建议,骨质疏松患者比对上述条件,若7项中“有符合1项”即为极高骨折风险族群,患者可主动与医师讨论合适的治疗疗程。

戴大为说明,治疗骨松主要可分为“减少骨质流失”及“促进骨质生成”2大类药物,前者为抑制蚀骨细胞作用,以防止骨质过度流失,过往以此类药物治疗为主。

然而,现今骨松药物在健保给付已更为完整,研究显示,先使用促进骨质生成药物,快速增加骨密度,后续再使用减少骨质流失药物,可维持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特别对于极高骨折风险患者,双管齐下,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戴大为分享病患案例:一位72岁王姓妇人6年前因跌倒造成髋部骨折,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后隔年中风,行动不便导致骨质流失更快速,5年间脊椎接续断了5次,今年6月转院进行骨密度检查发现T值为-3.9,为极高骨折风险族群。

经医师团队讨论后,建议病患使用促进骨质生成药物治疗,目前疗程已完成半年左右,妇人从原先无法站立,至今已能靠助行器走路,并无再发生其他部位骨折。但仍需定期回诊并遵从医嘱、持续接受骨松治疗。

“对于有极高骨折风险的骨松患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持续治疗不中断,只要遵循医嘱,骨松是可以被治疗的。”戴大为提醒:目前有不同的促进骨质生成药物可提供患者选择,建议患者与主治医师讨论自己的病况是否适用;在完成促进骨质生成药物疗程后,也需共同拟定后续治疗方案,并遵从医嘱持续治疗,才能有良好治疗效果,有效避免骨折再次发生。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29 December 2021 11:25